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几年,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
说是一位女士,花3w5买了件香奶奶的上衣。
结果干洗之后发现,衣服竟然褪色了。
火速联系客服,没想到傲娇的客服妹子却回复道:“我们的产品设计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洗涤的情况……”
意思就是,真正买得起这个衣服的人,人家都不会洗的。
还没到穿脏的时候,就束之高阁了。
有个服装界的大佬曾经说,大家觉得奢侈品衣服“质量不好”,是因为消费不起,所以对它的质量要求太高了。
我哑口无言。
或许奢侈品的概念,从人类文明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了。
当年看清宫剧的时候,不免会想皇帝的龙袍该怎么洗?
现在想明白了,答案是根本不用洗。
因为本身就穿不了几次,外加高贵的皇帝称号加持,当今天子怎么能穿脏衣服?
唯一的解释就是,换全新的。
就算是日常的衣服,每件衣服能穿上一次,都算是节俭了。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所以,奢侈品的本质,是它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和自豪。
至于耐不耐用,舒不舒服,甚至贵不贵,都不重要。
《2》
由此,想到了不久前曾经跟茶友讨论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越贵的茶叶,喝起来口感越清淡?而便宜的茶反而味道很浓重?”
如果是不懂茶的人,大概率会认为高端茶是智商税。
他们觉得,茶叶卖得又贵,喝起来滋味还淡,显然是在欺骗消费者。
而那些价格低廉的茶,喝起来更有味道,更浓烈,才是真正适合平民百姓的。
这里头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
近年来,“智商税”这个词,有被滥用的趋势。
但凡出现自己看不懂,或者看不惯的事情,就统统扣上智商税的帽子。
智商税都气哭了。
就像有些土豪,喜欢买钻石。
而我们都知道,实际上钻石这东西是不值钱的,全靠营销和垄断生产塑造。
这些道理,只要去某度上搜索一下,都能知道。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土豪们买钻石的步伐。
甚至还有位女明星公开表示:低于1克拉的钻石,都属于碎钻。
究竟是不是智商税,取决于你的经济能力,以及买钻石的目的。
说回茶叶。
理论上,只要一个人在他能承受的成本范围内,购买到了他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合理的。
即便那个东西价格很高,都不能称之为智商税。
比如,有些不差钱的茶友,每年买金骏眉,都是以“斤”为单位。
五位数一斤的价格,下单时眼睛都不眨一下,毫不手软。
你能说金骏眉是智商税吗?
如果当真这样认为,就说明你对金骏眉一无所知,7-8万颗芽头才能制成一斤干茶,光是采摘的成本,就已经很高了。
更何况,正宗的金骏眉,必须是以桐木关范围内的菜茶为原料,被采过芽头的茶树枝条,今年就再也采不成了。
可想而知,产量多么稀缺,成本多么高昂。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这还只是原材料成本,还得加上专业制茶师的人工成本、场地成本、仓储成本等。
平摊到每一斤茶叶上,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有能力的人,当然想要买最好的,最正宗的。
对他们而言,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买到满意又好喝,品质出众的茶叶,哪里是什么“智商税”?
《3》
好茶口感清淡,是因为茶氨酸含量高。
而那些价格低廉的茶,茶味浓重,口感刺激,则是因为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高。
众所周知,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它们充盈在茶叶里。
并且,成为了支撑茶汤丰富滋味的主力军。
但是,三者间的比例要适中,不高不低,正正好,才能呈现出好的风味。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影响口感。
经科学研究表明,让茶叶呈苦味的物质,是咖啡碱;
呈涩味的物质,是多酚类物质;
呈鲜爽滋味的物质,是茶氨酸。
所以,如果一款茶叶中,拥有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而茶氨酸含量低。
那么,这杯茶汤喝起来,必然是又苦又涩。
好茶,不论是六大茶类中的哪一种,都不应该带有浓重的苦涩味。
这本身就不正常。
纵观各个茶类的国标,都要求有香、有水、有韵,没有一款茶叶的标准里提到“苦涩”二字。
不过,喝起来浓酽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品质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冲泡不当。
闷泡,或者投茶过量,都有可能导致茶汤太浓,影响口感。
可如果按照标准茶水比例,且出汤速度也很快,茶叶仍然苦涩不堪,就必然和品质挂钩了。
举个例子,有些茶树的产区环境差劲,没有云雾的保护,四周也没有高大植物遮挡。
茶树就这样在烈日下暴晒,长时间的强光照射,让它体内生成了大量的苦涩物质。
茶青原料不好,决定了起跑线落后于别人。
就算用工艺中和了,也无法成为品质上乘的茶叶。
反观好茶,产区优良,云雾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茶树可以在大自然的保护下,缓缓生长。
有了这样的条件,茶叶内部就可以生成更多的茶氨酸物质。
与此同时,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有限。
冲泡时,鲜爽滋味会中和掉苦味与涩味,只让人觉得清甜鲜爽,而不会太苦太涩。
就算被闷泡,苦涩感也不会长久地停留在舌面上,而是很快能化开。
又或者是,在加工的时候,粗制滥造,走水不畅。
那些原本应该跟随水分一起被排出去的苦涩物质,被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了体内。
茶汤喝起来苦涩,就再正常不过了。
《4》
大部分的新茶友,都存在一个误区。
误认为,口感越浓越苦的茶汤,养分就越足,甚至把苦涩等同于醇厚。
反过来觉得,口感清淡的茶汤,没什么营养,不值得卖高价。
殊不知,浓非厚,淡非薄。
翻译过来就是:茶味浓≠醇厚,茶味淡≠单薄。
品质差的茶叶,也可以泡出浓烈刺激的口感,只要长时间地闷泡,或者加大投茶量。
但因为内质匮乏,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好茶那样,醇厚、饱满、丰腴、富有浆感的汤感。
不一定茶味越浓,就越醇厚。
醇厚的含义,指的是茶汤有内容,喝起来有包浆感,有稠度滑度,而不是用苦涩味来衡量。
所以说,产区不佳、加工粗糙的茶叶,内质寡淡,只会浓和苦,但不会生成厚度。
反之,品质好的茶叶,因为茶氨酸含量高,口感清新、纯净、淡雅。
由于苦涩感不突出,甚至于没有苦涩感,常常给人留下“寡淡”的初印象。
只要我们留心啜饮,去感受茶汤被震荡起来时,口腔里弥漫着的芳香,以及那种蝉丝绵被盖在身上的轻柔感。
啜茶时,还能感受到阻力的汤水,是富有劲道,沉甸甸地落在舌面上。
如此一来,就不会觉得好茶喝起来,淡如白开水了。
是醇厚还是寡淡,关键看品质,而非由喝起来苦涩与否决定。
《5》
看来,外界对好茶还是存在很多误解。
不可否认,不管是好茶还是劣质茶,它们都是天地间,再普通不过的树叶。
只不过,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遇到的制茶师不同,让体内物质发生了改变。
从此,茶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高端茶卖高价,低端茶卖低价。
平时喝茶,可千万别把一杯被闷浓闷苦,满是茶多酚和咖啡碱的茶,当成是醇厚。
也千万别误会,把清新柔滑,富含茶氨酸的茶,当成是寡淡。
那可真真是张冠李戴,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更多关于喝茶的知识
空腹喝茶、深夜喝茶、喝浓茶、喝劣质茶,春节期间喝茶的四个禁忌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时喝茶量太少?还是泡茶时喝太浓?
看价格喝茶?看山场喝茶?你的喝茶水平,可能承载不起正岩茶
不论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传统喝茶方式好?还是喝奶茶好?
喝茶二十多年,怎么连这些喝白茶常识,都不了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