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作者:小陈茶事 更新时间:2022-09-22 19:46 阅读:639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外面喝茶,刚找到地方。


茶已经在桌上泡着了。


刚泡两冲,好戏还未结束。


但在席间,有位穿着藏蓝唐装的中年男茶客,发表了他对那泡足火岩茶的看法。


“嗯,焦糖香焙得很到位,这茶虽说是去年的,但火香丝毫没减弱,可见当时这茶焙的温度肯定不超过180℃。”


厉害了,太强了。


喝茶时,还能喝出焙茶温度来。


于是,那天退场后,悄悄给武夷山胡歌发出消息。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嘿,老兄弟,足火茶焙火时,温度是不是不能少于180度?


没多久,胡歌回了一个佛系答案——这个嘛,说不准。


那有没有人能从茶汤里,喝出焙茶温度呢?


这一下,彻底把他惊到了。


喝出焙火温度?这怎么可能!


既惊讶,又感到好笑之间,难得见到武夷山胡歌回了一个表情包。


名曰,哭笑不得。


据麻花了解,一款岩茶的焙茶温度,说不定连守在焙茶间的焙茶师傅,都不知道答案。


更不用提普通茶客了。


能从茶汤里喝出焙茶温度,这样的神技能,值得《走近科学》连续拍上三期了。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2》


第一,焙茶温度是动态变化的。


焙茶前,先打焙。


焙几斤茶,放几斤炭?


明焙好,还是暗焙好?


用荔枝木炭,橄榄木炭,还是其它木炭?


木炭要不要打碎,碎成大块?还是碎成小块燃烧更快?


这些都是技术活,得看各家焙茶工艺调整。


单论焙茶炭温度看,它不是固定的。


相反,木炭的燃烧状态不同,温度不停在变化。


之前在武夷山,专门和焙茶师傅聊过。


结果发现,他们口中接二连三蹦出来的制茶行话术语,在咱们的耳朵里听来,有如天书。


稍不留神,就彻底听懵了。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可见,武夷山当地流传的三年学做青,五年学焙火,并非没有道理。


作为一个外行人,在没有亲自做过茶之前,要想参透焙茶的奥秘,简直太难了。


简单归纳如下。


武夷岩茶的焙火,虽说温度一直处于动态变化。


但茶农们在焙茶时,仅需控制在合理焙火范围即可。


准确来说,比起温度下限,更值得担心的是炭温上限。


宁愿火力不足,留着慢慢焙。


也不要温度太高,直接将茶焙焦、焙死,那样的话,就彻底没有弥补机会了。


为了控温,焙茶过程中有一个常见操作——盖灰。


若温度高了,就将炭灰加厚一些,压压风头、降降温。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3》


二、距离热源远近不同,温度也会有变化。


没有亲自见过焙茶的人,对岩茶焙火的设想比较简单。


会向焙茶师傅直接提问。


“师傅,你这茶是多少度焙的?”


一听到这个问题,老师傅会直接被问懵。


什么?你想知道哪个温度?


炭焙进行中,从不同部位会测温,温差会很大。


将温度计放在茶叶堆、焙笼上方、焙窟表面、炭火上方……距离热源远近不同,温度有高有低。


这和测体温是一个道理,额温和腋下温,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再说,那些焙茶多年,经验老道的老师傅,焙茶时自有他们的土方法。


哪怕没有用温度计测温,将手掌贴近焙笼,抓起一把干茶闻闻香。


他们也能大致判断这批茶的焙火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如此,许多会做茶的人未必能擅长讲解、数值具体化、定量分析岩茶的焙火温度。


就好比,很多人都会做西红柿炒鸡蛋这道家常菜。


但冷不丁地突然问你,炒鸡蛋用多少温度?炒番茄用多少度?


估计十有八九会做菜的人,也会被问懵。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4》


第三,轻火与足火的区别,不是只看温度那么简单。


前段有茶友提过,为什么有的轻火岩茶,汤色金黄,花香特别明显,茶味很爽口。但有的轻火茶,汤色偏深沉,花香不如果香明显呢?


这不奇怪,虽说都是轻火茶,但它们的做青发酵程度不同,出来的汤色、香气、茶味自然有差别。


轻火茶、中火茶、足火茶之间,它们反映的是茶叶“吃火”程度不同,但影响岩茶火功高低的,不是温度那么简单,还得结合其他因素。


比如,焙火时长。


如果温度很高,但走的却是“快节奏”焙火路线,没一会就下焙。


最终做出来的茶,未必是足火。


又比如,焙茶次数。


焙一次,焙两次、焙三次,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同。


一般情况下,七八月间,焙火一、两道左右的轻火、中轻火陆续上市。


十月前后,焙火次数在两、三次的中足火、足火茶,接二连三的,等待褪火后上市。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当然,前面提到的只是一般情况。


还有“二班”例外状况,值得另外分说。


以足火茶为例,只要技高人胆大,或者为了节省成本,不惜冒着将茶焙焦的风险,也有人会尝试一焙到底,一次性将火功焙足。


只不过,这种一步到位的焙足火做法,风险太高,很少有人会舍得拿正岩好茶开刀。


最后的最后,再重申一遍,岩茶焙火不是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焙茶,都避免不了部分损耗。


焙一斤茶,碎掉半两,已然是摆在明面上的损失。


更别谈会损耗掉部分香气和风味了。


总之,岩茶焙火贵在“看效果”,重在“适可而止”,而不是盲目焙7次、9次、10次这种夸张惊人的次数。


当然,除了温度、时长、焙火次数外。


翻焙频率、品种特性等,也会影响焙火效果,不能简单一刀切!


同等焙火条件下,有的岩茶品种估计刚焙到足火,恰到好处。


但个别叶片偏薄的品种,一早就焙焦了。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5》


四、普通茶客没有必要了解焙茶炭温。


品茶与做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学会喝岩茶,压根用不着了解焙茶温度。


如果想学做茶,想系统了解岩茶焙火。


那么,纸面功夫远远不够。


得亲自守在焙茶间内当学徒,跟在老师傅后面慢慢学。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点点滴滴,细枝末节,得靠言传身教,手把手操作,才能有所感悟。


只对着文章就学做茶,不过是纸上谈兵。


站在普通茶客的立场看,学茶没必要弄错立场。


专业的工作,应该交由专业人士操心。


而我们需要做到,就是尽情欣赏一泡好茶的美妙风采!


岩茶里,轻火和足火的区别在于焙火温度?别上当了,不是这么简单


《6》


学茶,不能弄错重点。


普通茶客学喝茶,入门方向在于以下四点。


怎么买?


9.9元不能买到牛栏坑肉桂;正岩茶有什么特色;新手适合喝什么茶;口粮茶怎么选……


怎么存?


岩茶不能放进冰箱;什么岩茶值得长期储存;泡袋装的岩茶能放多久;梅雨季如何存茶才不会受潮返青……


怎么泡?


选什么茶具?用什么水?为什么要用沸水?岩茶要不要洗茶?盖碗泡岩茶什么时候开始坐杯……


怎么品?


喝岩茶为什么要啜?为什么选细瓷杯喝茶更好?凉透的茶汤会有什么变化?如何感受挂杯香的美妙……


这一系列实打实,能落实到具体的内容,才是学习岩茶切实可行的正道!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过去的岩茶都叫大红袍,现在的岩茶都叫肉桂?


喜欢喝武夷岩茶的你,听说过岩茶里的“倒青”吗? 蛤蟆背是正岩茶的标准,半岩、洲茶、外山茶焙不出蛤蟆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