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高山云雾出好茶”。将“茶”字拆开便为:人在草木间。想必老祖宗也知道,人生在世,与草木同处,与天地齐眠。茶味便是天地味。
说到白茶,我们除了经常听到“传统”二字,还会听到另一个高频词“荒野茶”。作为白茶赖以傍身的优势,“荒野茶”到底是什么茶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
荒野茶,简称荒山茶、荒茶,也叫扳树茶,由于荒废的茶树长得比较高,这种茶树比较难采摘,采摘时需要把茶树的树枝扳下来,才能够采摘到芽叶,故名扳树茶。
市场普遍认为,荒野茶生长的生态环境好,没有人工的干预,不会有农残问题,符合“有机茶”零污染的标准,绿色健康,品质优秀,喝的放心,对于健康有高要求的茶友非常适合。
关于荒野茶,不同的茶人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还要特意强调是荒废了多少年没有管理的茶树。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荒野茶从何而来呢?
一、荒野茶之来源
多年前白茶还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阶段,一些茶农苦无销路就转投其他行业,导致大片的茶园荒废。荒茶园三五年,十几年不等,分布在福鼎各个乡镇。
这些茶树平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除草、不台刈,茶园管理甚至比有机茶园更加粗放,长期没有修剪。很多茶树形似乔木或灌木,在光合作用下聚集了大量营养物质,品质极好。随着白茶热销趋势慢慢上涨,大部分荒废茶园又被重新采摘、制作、销售。
二、荒野茶为何火了?
据史料记载,陆羽每年都要寻找野生茶做为原材料制茶。陆羽在《茶经·一之源》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 早在1200多年前茶圣就认为: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
没人管理,没有施肥,没有打农药,任其自然生长。茶树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光合作用聚集大量营养物质,这种茶树的芽叶的品质无疑是制茶师最喜爱的材料。
三、荒野茶的三个基本条件
不是所有荒废的茶都叫荒野茶,目前官方并未对其标准做出过规范,于是乎遍地荒野茶盛行,大量号称荒野的茶横空出世,令人难辨真假。业内普遍达成的共识,荒野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荒于打理
无人打理的概念,是没有人施肥,没有人浇水,没有人拔草,没有人修整,完全自然生长,与林木万物共生共存,几乎不受人工干预。
2、荒山野岭
荒野,顾名思义自然应该生长在荒山野岭,比远离市区的普通茶园更人迹罕至。
3、野性十足
荒的时间,暂没有标准,但普遍界定在十来年。荒了一年两年的茶,仍然沾了人工处理过的俗家气息,只能叫做“疏于管理的茶”,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同化后,它的俗气才能完全褪去,荒野茶的仙气才能显现出来。
荒山茶汤色和滋味与普通茶叶相比,区别非常大。
其一,荒山茶的茶汤比同时期的生产的普通茶叶滋味更醇厚。
其二、荒山茶十分耐泡,有的能泡十多泡汤色和滋味依然不变。
其三、荒山茶茶叶的叶底虽然小,但很肥厚,叶脉十分明显。
其四、荒山茶的香气很足,野味足,有的茶人称之为“茶气”足。
其五、有的茶人认为,荒三五年的茶和荒几十年的茶树的芽叶,制成的茶不管在汤色、滋味、香气、叶底都有区别。
4、荒野茶≠野茶
综合看来:
① 不是所有荒废的茶都叫荒野茶,严格来说对荒废时间是有一定要求的。至于是5年以上,还是10年以上,这个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
② 荒野茶≠野茶,福鼎现以白茶为名,不过原生的野茶树是少之又少。至于人们为何乐意称之为野茶,可能是因长期无修剪使得很多茶树长得像乔木、灌木,近似野生茶树故称之为野茶;也可能是“荒野茶”三字绕口,在读音上不如“野茶”二字来得干脆,于是直接用简称。当然,也有可能是受某些利益驱动直接将荒野茶唤作野茶。毕竟野茶稀缺,大有文章可做。
荒野茶的流行更像是种对自然、对生态的一种探索,但也就正因为这样,自然与茶人、与手艺才真正地产生了羁绊。这难得珍贵的天赐之物,若不用最简单最自然的传统日光萎凋的制作而成,真是可惜了。如何令成茶毫无青气与涩感,却保留着山林自然的清新气息,制作讲究之极。传统日光萎凋也并非只有"晒",利用时刻调整的萎凋方向,让茶叶的内含物在不同时段变化,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步骤,让阳光、风、空气接触到每一片鲜叶,形成细腻的转化。传统自然的制茶法才能还原荒野之美。
来源:福鼎白茶精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