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承,主要是作为承载包容主泡茶器的容器。既然称为“壶承”,更多的是以承载茶壶。
茶有百味,只要用心冲泡品尝。总会啜尝到那抹美好,茶器也足够玩味,置纳着不同的美妙滋味。壶承,在茶席间有着越来越多存在感,是现在潮流干泡当之无愧的主角。作为承载泡茶器的明星产品,有着一股令人心生喜悦的力量。
壶承在茶席中主要起功能性作用,最直接的便是使紫砂不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及保持茶席的整洁美观。
避免茶壶或者盖碗沉浸在水淋淋的湿身装中,干净整洁、雅致美观是它的基调。茶席间的布景造境,它也堪称一绝,创造出许多意境美绝的惊艳。
一承一壶一茶事,节省空间,富余气氛。无论是在山川丘壑之间,还是闲庭别院一角,都可以拥有一席完美茶局。
清心凝神,静稳沉着,是壶承赋予泡茶者的气质。
壶承的兴起,可能借鉴于工夫茶使用的茶盘,又因上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干泡法”而促进繁荣,近来因茶席布境造境等美学考虑而广为人识了。
工夫茶中泡茶,多讲究淋壶、壶外追热,内外夹击,以使壶内茶温保持,尽可能的泡出茶的韵味精华、改善茶汤的温润细腻或层次,主要如凤凰单丛、岩茶等。
淋壶另一个目的,目前多被茶友们用来“养壶”,以快速使壶养出自己满意的“包浆”效果。而随着“干泡法”的兴起流行,淋壶变得越来越少,直至不再需要了,以使整个茶台、茶席干净整洁、雅致美观。
泡茶者静心事茶,如若静稳得当,甚至主泡器几乎不见水滴外溢,一把壶即可,连壶承也不需要了。而壶承的出现,那么主要功用就更倾向于保持席面造境的美学功用了。
要考虑器形的美感,也要考虑总体造型的搭配设计。壶承颜色宜略浅于茶席的颜色,或色调一致,尽可能不过于刺眼喧宾夺主。壶承,既然是为了承载别人,突出“壶”,更应隐去浮华,成就主泡茶器。
壶承的形制,从随拾而取的一块木石,到工业化生产的批量,再到纯手工打造的精致,应用尽有。而材质也就有或木或竹,或石或铁,或瓷或陶,或铜或锡,或金或银或玉,等等,不一而足。
在器形的选择上,壶承应适当大于壶的空间占位,太大则显壶小,过小太显茶壶周转不畅局促之感。
手工打磨锻造精致壶承,手的温度、匠心打造,壶承的形态自然,更具艺术感及奢华需求。
从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如家用的菜碟、粗瓷大碗、甚至是铁盘,随手可得、随地而拾的一块自然天成的砖头木头等等。器具生活中常见,一物多用,看似随拾、漫意、不经心,亦处处透露着生活的禅味。
在使用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起到保护或避免磕碰声响,壶和壶承之间多添加丝瓜络片作为垫。以秋瓜络为之,不生他味,毡毯旧布,剪成圆形,稍有不合。
陶艺家们的手工壶承,提高了茶具在茶席中的美学价值或观赏性。但也正由于单价过高,无法量产满足需要。所以具备设计能力和量产技术的匠人或厂家,开始大量生产茶具。
虽铁去了独特性,但满足了量的需要,及新型材料的出现,被运用到制作壶承当中,壶承的形态更为多样化,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以搭配你造境所需的不同茶席或空间布置。
至于搭配茶席壶承的选取法则,则无定势,能够让茶席的主次关系更清楚,更好地表现出茶席主题,从而提升茶席的总体美感,便于得心应手的泡茶为主。
壶承,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照亮茶台生活;壶承,隐去浮华,承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