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历史发展
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
自然环境
黄山毛峰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该区地质地貌、物种矿藏、水文气象等多样复杂,自然和人文景观密集。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茂盛。黄山除了具备一般茶区的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通畅等自然条件外,还兼有“山高谷深湿度大,岩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茏水土好”等自身特点。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里,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经久耐泡。加上黄山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采制要求
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在谷雨前后采制。
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制造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品质鉴别
可从看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5个步骤完成。
外形。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干茶叶芽的芽峰应显露,芽毫多者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质差。特级黄山毛峰冲泡后芽叶会竖直悬浮于水中,继而徐徐下沉,芽挺叶嫩。
香气。质好的黄山毛峰,抓一小撮干茶叶凑近鼻端,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
汤色。茶叶冲泡3-5分钟后,若是上乘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馥郁高长。
滋味。黄山毛峰喝入口中,一般会感觉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
叶底。干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等级标准
黄山毛峰分六个等级: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和一、二、三级。
特级极为讲究,以一芽一叶、二叶初展的新梢的鲜叶制成。品质优良,白毫显,分量重。一至三级黄山毛峰的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和一芽二、三叶初展。“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