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档案故事(普洱茶档案故事 从印级茶到七子饼)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10-01 14:29 阅读:429

“普” 天 同 饮 | “洱” 目 一 新



普洱茶档案故事

用连续三期“独家关注”的篇幅来做《普洱茶档案故事——从印级茶到七子饼:亲历者实录》的系列选题,在《普洱》杂志创刊13年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然,这其中没有任何商业的因素。13年来,《普洱》杂志始终保持冷静与客观的态度,用有温度的文字和图片,见证并记录着普洱茶的发展历程。


1988年唯一出口香港的下关铁饼8663(熟茶)


可是,在13年前,在祖国大陆,还没有专业的普洱茶媒体,那个阶段正是普洱茶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折期,市场从狭窄的出口市场转为广大的内销市场。关于普洱茶的一切,对于国人来说,都是新鲜的,而这也给了一些人“编故事”的空间,以至于很多时候故事传得久了都成了“真相”。


昌金强与下关茶厂老厂长冯炎培先生(右)


怎样让筛选普洱茶信息的筛子目数增加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到生产一线,去了解普洱茶的生产工艺;走进各地茶山,去了解普洱茶的风土、茶树资源;走到市场前端,去了解普洱茶的产销情况和茶企的经营理念;聆听亲历者们的讲述,去了解普洱茶历史的真相……只有不断去触摸、去吸收最接近真相的信息,才能提高我们筛选信息的能力。


出口日本的小包装普洱散茶Y671


对于很多人来说,关于老茶的信息和评价体系是存在最多模糊地带的,其实很多茶人、茶商和茶友们,对老茶的认知也都是很模糊的。普洱茶发展至今,老茶早已价格高企,遥不可及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茶品。老茶因为稀少,显然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普洱茶市场的风向。


出口日本的小包装普洱散茶Y562,及15克迷你装Y562(上)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有老茶在前面做出了示范。甚至可以说,只有喝过真正好的普洱老茶,哪怕只有一泡,才能够理解普洱茶的真谛。但是,当云南的普洱茶成为“老茶”,能被世人敬仰的时候,话语权却已经转到了港台茶商手里,因为普洱茶过去出口量最大的地方是香港,那些曾经滞销的普洱茶,留存下来的都是价值不菲的老茶了。


出口美国的唯一一批8582/8592(3吨)外包装


又因为普洱茶在历史时期有很多的特殊性,比如包装上不印生产年份,比如无论生熟、无论什么批次什么唛号都是用几乎一样的包装纸,这就给辨别普洱茶的年份、批次、唛号等造成障碍,但也给一些杜撰者带来了发挥的空间。就连作为专业的媒体人,也常常被迷惑,这是实话。


20世纪90年代出口日本的“金沱茶”,轻发酵小沱茶,3克铝箔装,精美的手绘竹筒外包装。这才是“金弹子”的鼻祖。


从2018年以来,为了做《普洱茶档案故事》的选题,《普洱》编辑部的小编们多次采访原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员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人士,他们是普洱茶在20世纪70、80、90年代直至今天的亲历者,他们是今天市场上的普洱老茶在刚诞生时期的经手人,他们了解普洱茶早期最真实的信息,他们掌握普洱茶在那个年代众多的原始资料,只是他们长期没有发声,以致于让很多漏洞百出的信息和谬误流传甚广,把市场、消费者甚至媒体人都引入了重重迷雾中。


澳门华联茶业公司,是当年港澳15家头盘商之一


这一年的采访经历,让笔者以及编辑部的每一位小编都受益匪浅,了解到很多历史的真相,眼前的迷雾也一点一点地被拨开。我们进步的过程,也是在为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填补空白,拨乱反正的过程。


三本《普洱茶档案故事》,为您拨开普洱老茶的重重迷雾,


《普洱》杂志倾心之作,绝对值得收藏!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