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生态茶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10-04 11:30 阅读:422

生态茶园的模式多种多样,目前大多数是以改变茶园生态系统的栖息环境为主要目标,通过茶园套种树木、花草和人工除草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病虫害和实现生物多样性,但却忽视了茶树本身的培育因素,而且农资投入、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与茶园可持续经营管理和茶农增收冲突。经过数年努力,安溪县龙涓乡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举源合作社”)在低产茶园改造基础上,优化茶树空间分布,稀植留高,茶—草—豆间作,茶—花—果相伴,采取遵循生态平衡的有机化管理,实现亲近自然经营,生产出安全、生态、高品质铁观音,打造了茶园管理新模式。


安溪县生态茶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茶园基本情况与茶叶特征


举源合作社茶园位于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举源村布岩山,海拔750~850米,茶园土壤以红壤和红黄壤为主,茶园实际面积40公顷,山地面积120公顷,茶园周围植被丰富,草木茂盛。基于自然农耕的生态茶园管理方式所生产的茶叶叶片比较肥厚,加工制作出来的铁观音茶外形更加肥壮重实,色泽油润,香气高雅持久,滋味醇厚回甘,“观音韵”明显,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有余香。此外,合作社还对茶园进行分区域编码化管理,建立了茶叶生产安全管理与质量溯源平台软件系统,详细记录每个生产环节,做到每一泡茶都有溯源编码,每片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二、茶园自然农耕生态管控的主要措施


生态茶园的管理要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来考虑,不能只考虑当前的利益,还要综合考虑农资成本、劳动力情况,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因素,更要考虑长远的影响和潜在的后果。举源合作社由此出发,通过强化以下几方面,发挥自然农耕生态管控作用,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1、茶树疏植留高


举源合作社以前的茶树种植方式为矮化密植,茶树株距30~40厘米,行距100~120厘米,高度30~40厘米,茶园植被单一,茶树自身抵抗力差,容易传播病虫害,需要多次喷施农药才能防治病虫害。


2009年开始,举源合作社创新性地培育独株大树茶,将原来密植的茶树,先隔一行挖掉一行,再隔一株挖掉一株,共挖除原来密植茶树的75%,使茶树株距为80厘米左右,株行距达到250厘米左右,留高茶树至80~120厘米。茶树疏植留高后,茶树之间的间隔增加,茶树通风透气,采光效果好。虽然疏植后的前两年,茶叶产量会下降,但是疏植处理三年后,茶树枝条变得更加健壮、树冠变宽、芽叶肥厚,茶园鲜叶产量就达到密植时的水平,制成的成品茶滋味更浓厚、香气更悠长,售价提高了30%。而且茶树自身的抵抗力增强,有效地控制茶树病虫害在茶园的大面积爆发,抗旱、抗涝、抗寒能力也大大提高。


2、茶草共生


通过疏植留高,给茶草共生的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举源合作社经过2009~2012年的实践,将茶树留高达1米以后,采取留草管理的方式,让茶园中的蓼草、马塘等本土优质杂草自然生长,并人工拨除恶性杂草,让优质杂草与茶树共生共伴,在采茶前或杂草种子成熟前,将茶园内和梯壁上的草割除覆盖。


实践发现,这种留草管理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茶树健康生长,而且茶树越长越壮,可能是因为杂草在夏天为茶园遮阴,降低了茶园温度并增加了茶园空气湿度。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茶园生物多样性增加,虽然茶园虫害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从茶树中吸引了部分害虫到杂草中。茶园有益虫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增加,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发挥出作用,茶树上的病虫害因而减少30%以上。此外,杂草根系深达20~30厘米,地上部修剪覆盖后,部分杂草根系腐烂,有利于疏松土壤,透水、透肥、透气,使得土壤容重降低24.8%左右。所覆盖杂草腐烂后还增加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里的蚯蚓越来越多,土壤也变得松软。这种留草管理方式,仅需要冬季翻耕一次茶园,每年还可以降低茶园锄草的劳动力成本约6000元/公顷。


3、套种绿肥


举源合作社在春夏期间在茶园中套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11月份前后结合茶园冬季翻耕,施用有机肥,并套种油菜花。这种套种模式以提供绿肥为主,在豆科作物和油菜花的初夹期割除并覆盖到茶园。


据检测,一年套种两次绿肥,茶园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20%左右,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对于原来酸化土壤的改良也有作用,实验一年内茶园土壤的pH值约能提高0.1个单位。套种绿肥后,茶叶产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夏暑茶,鲜叶产量可以提高20%~30%。原因可能是豆科类作物本身有固氮功效,能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秸秆腐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腐蚀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养分转化率;套种绿肥还能改善茶园微域气象条件,尤其是夏季,可以降低茶园温度、提高湿度,从而减少施肥,改善茶叶品质并提高产量。


实践中发现,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越来越多,大豆种植后豆和初长的豆苗容易被鸟类啄食,这就需要用声、光措施加以防控。


4、轮采轮休


举源合作社还针对部分茶园采取轮采轮休的管理方式。考虑到茶树的可持续生长以及采制效益,生产中不能只有索取,也要有回馈。因此,合作社试探性地改变原来一年采制四季的模式,实施一年采摘春秋两季,次年只采春茶一季的循环采养结合模式,其他季节让新梢自然生长。其中,采摘春秋两季的年份在8月初和次年2月中下旬各进行一次轻修剪,只采春季的年份,春茶采后进行深修剪,待次年2月中下旬再进行一次轻修剪,让茶树自身有休养恢复的过程,调节生长规律。


实践发现,虽然发芽密度减少,但是茶树根系发达,枝条更健壮,基本没有鸡爪枝,对夹叶减少,新梢更肥壮,百芽重提高了将近1倍,制成茶叶品质提升1~2档次,销售价格可以提高30%左右。如果一年仅采摘春茶一次,全年总产量会减少35%左右,但由于茶叶质量提升,全年总收入不会减少,反而节约了经营管理成本。


5、茶林混合


在园区种植树木,调节茶园的小气候,以茶园生物多样性促进茶园生态平衡。举源合作社在生态茶园通常的“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种植隔离防护带、梯壁梯岸留草种草”做法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在茶园内套种冬季落叶的花、果和名贵树,每公顷套种375株左右。主要套种银杏、紫玉兰、海棠、紫薇等,这些树木在春夏季起到遮阴作用,产生茶叶喜欢的漫射光,在冬季落叶,不影响茶树采光和积温,同时套种豆科植物、牧草和油菜花等增加了土壤肥力。通过这种方式,合作社构建了茶园“复层异龄混交林”,改善园区环境,形成自然调控能力强、稳定的茶园生态系统。


实验五年发现,这种茶—林—绿肥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虽然会使茶叶产量减少20%~30%,但是制成茶叶更为鲜爽回甘,实验测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在15%~17%之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在2.1%~3.8%之间,酚氨比明显低于纯茶园所采制的茶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此外,这种模式,不仅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美化了茶园,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一定程度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结论与展望


举源合作社采取的茶树疏植留高、茶草共生、套种绿肥、轮采轮休、茶林混合等自然农耕生态茶园管理模式,不仅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改良了茶园土壤,还育壮了茶树,提高了茶叶品质,并有效防治了茶树病虫害,做到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就使得茶叶质量安全达到欧盟标准。


这种模式得到安溪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广,2015年在举源合作社召开了全县生态茶园管理现场会,也得到了泉州市和福建省农业管理部门的高度肯定,套种绿肥、立体化复合生态管理、茶树复壮等效果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江苏卫视等国家和省市媒体的报道。近年来,举源合作社的茶叶销量和价格呈现不断增长的良好局面,有效增加了158户社员的收入,并辐射和带动周边茶农进行茶园生态建设。随着人们对生态的重视和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这种自然农耕的生态茶园管理模式还会有更好的前景和价值。


来源于:中国茶叶加工,作者:刘金龙,高水练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