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作者:一茶传媒 更新时间:2022-10-25 00:21 阅读:583

文︱好茶地理局·品牌运营团队


绿茶是中国茶叶中最主要的茶类,其产销量长期占据全国茶叶的半壁江山。据相关部门统计,2021年,全国绿茶产量达184.94万吨,内销量达130.92万吨,出口数量达31.23万吨。


中国也是全球绿茶大国,由于绿茶品质优良,现已形成多个享誉海内外的绿茶品牌,如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


然而,令人十分尴尬的是,这些品牌都是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内的茶厂都可以使用该品牌,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还是会面对众多的厂家产品而如从入手。


竹叶青,也曾经是这样的一个很多人都在用的品牌。


不过,如今的“竹叶青”,已经成功地变换成为了企业品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溯源,竹叶青也曾迷茫


“竹叶青”,最初是指1964年由陈毅元帅赐名的峨眉山茶,区域内的所有绿茶,都可以叫竹叶青。


1987年,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峨眉山供销社下属的峨眉山竹叶青茶厂,将“竹叶青”作为企业名称和商标进行了注册。


但是由于茶行业惯有的原因,峨眉山周边的许多茶企业、茶商和茶农,也都在使用“竹叶青”商标、名称,造成“叶”出多门。同时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冲击着周边的整个市场,一时间,竹叶青声名狼藉。


竹叶青的掌门人唐先洪,出生于峨眉山麓黄湾乡。1987年峨眉山竹叶青茶厂成立时,高中毕业的唐先洪进入茶厂成了一名工人。


彼时的竹叶青也曾获奖无数,新入茶厂的唐先洪干劲十足。他很快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后来还当上了销售科长。20世纪80年代末,20岁的唐先洪,信心满满地带着自家品质最好的茶前往北京、上海,敲开了高端酒店的大门。


谁料志在必得的他,却迎来当头一棒。高端酒店对于绿茶,只认龙井,而他自以为是宝贝的竹叶青,根本不招人待见。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不只是北上广难进,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本地绿茶,竹叶青要走出四川困难重重。


唐先洪后来历任经营副厂长、厂长等职务,但迫于市场和体制等复杂的问题,他期待中竹叶青茶的春天却一直没有到来。


更糟糕的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茶叶供销放开,在四川,“竹叶青”这个名称茶农可以随便使用,良莠不齐的产品让竹叶青的品牌美誉度每况愈下。1991年至1997年,内外交困的竹叶青茶厂陷入低谷。


为了维持生计,竹叶青在四川以外只能当原料茶卖,做贴牌工厂,赚微薄的辛苦钱。200块钱一斤的茶叶,竹叶青厂要负责打好包装,送到浙江茶商手里,对方贴上“龙井”两个字,茶叶就变成1500一斤。这深深刺痛了唐先洪。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1998年竹叶青厂的经营举步维艰,体制弊病下人浮于事,工厂负债高达1200万。唐先洪想,与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真能干成一番事业。但公司亏空太大了,家人和朋友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碰这个“大窟窿”。但唐先洪心意已决,他接下了公司所有债务,整体购买了原茶厂的全部股份,组建了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


改制后的竹叶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解决商标归属问题,唐先洪在峨眉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15万元的代价,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独家拥有“竹叶青”商标的使用权。


之所以要先捋顺“竹叶青”商标的归属权,是因为唐先洪明确了改制后的竹叶青,要以跳出茶叶做茶为思路,大力发展品牌为方向。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品质,品牌的根基


自古名山出好茶。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时,峨眉山茶就已被列为贡茶。唐朝李善所著的《文选注》中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


历代文人墨客,也多次为峨眉山茶吟诗作赋,赞其美名。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宋代苏东坡题诗曰:“我今贫病长苦饥,盼无玉碗捧峨眉。”著名诗人陆游也在诗中写道:“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到明代时,明太祖朱元璋,曾御赐峨眉山万年寺多亩茶园,僧人们在山上种茶万株,采制入贡,名曰“云雾茶”。


而今天的竹叶青茶,就是在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种茶制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这是因为,峨眉山属于多雾气候,一年中,有约323天都是云雾笼罩,整年日照不足950个小时,这种特殊的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


在云雾的覆盖下,茶树的氮代谢增多,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也会增多。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在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茶树的碳代谢会减少,产生的茶多酚就减少,茶味的涩感也相对较少。


所以峨眉山的茶,喝起来的口感鲜甜、不涩。


有了这样优越的基础条件,氮要立住品牌,产品仍然是第一位的。


为了给客户提供绝对高标准的品质茶,竹叶青决定从产业链最上游的茶树种植开始介入,保证原料茶的高水准。


竹叶青茶只选择海拔600-1500米的高山茶园,坚持“明前”采摘,且只采摘最具价值的茶芽芽心部位。平均1000颗茶芽才能精选出1g“论道级”竹叶青。因为标准严苛,竹叶青每一块高山茶园的“黄金采摘期”仅有5天左右。


其次为了规范农户的种植和采摘,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即公司通过合作社组织茶农形成联合体,为茶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确保公司自有基地和茶农的茶园产出的原料茶都有一贯的高品质。公司还通过与茶农签订稳定的供销合同,保证茶农利益的同时,避免原料茶的剧烈价格波动影响公司利润。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好的原料茶要经过炒制才能成为好茶。曾经中国原料茶炒制讲究的是“技术”高超,依靠的是有经验的制茶师傅的鼻子、舌头和手感。而要想让竹叶青的产品质量稳定,必须让依靠经验的“技术”变成标准化、可量化的“科学”。


为此竹叶青投入近亿元,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茶设备,打造有别于传统的定制化茶生产线。在中国制茶大师刘祥云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完善,竹叶青将整个生产流程分为38道工序、65项严苛指标检测,从而严格控制提香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水分等各种变量,让茶芽的含水量仅有3%,保证茶汤黄绿明亮,鲜醇爽口,拥有独特嫩栗香。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聚焦,品牌的核心


理顺了产品品质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产品梯队的打造了。除了竹叶青,彼时公司还有宝顶雪芽、碧潭飘雪、君临天下、红茶坊、花毛峰等茶品类,而且单竹叶青茶就曾有多达十六款产品,涉及论道、静心、品味三个档次,让人眼花缭乱。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为聚焦“高端绿茶”这条新赛道,唐先洪认为必须给产品做减法,通过极简化的SKU占领用户心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核心大单品。正如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就曾以“三七法则”(将做得还不错或不值得做的70%产品砍掉)贯彻苹果的整条产品线,将苹果产品化繁为简,专注发挥有潜力的产品。


道理虽然没问题,但唐先洪的提议还是引起了部分高管的强烈反对,“被砍掉茶类的利润也非常高。如果只做竹叶青,把低端的茶砍掉,真能解决问题吗?”而多品类显然能让产品覆盖更多的用户需求,从而达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但唐先洪认为,产品太多,顾客更难做出选择,售货员也就没有了推销重点。于是他砍掉了“宝顶雪芽”绿茶、“红茶坊”红茶、“花毛峰”花茶,只保留了“竹叶青”绿茶、“碧潭飘雪”花茶以及“君临天下”红茶。每个品牌推出“论道、静心、品味”三个等级的茶叶,线上线下全国统一零售、明码标价,并以单品“论道”作为竹叶青的销售重点,重塑SKU。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策划,品牌的必然


作为华夏5000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及中国茶文化曾一度影响全世界。但自工业革命后,中国茶不复昔日辉煌。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茶叶原产国,中国茶园面积占世界的60%,产量占世界的40%以上,也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茶、白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等六大茶类的国家。


然而深厚的中国茶文化,却无法在全球商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门生意,中国茶居然没有一家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牌,这是中国茶最大的尴尬,也是中国茶当前的最大痛点。


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说,“寻找一个细分品类,并且成为第一,是品牌被人们记住的好方法”。竹叶青原本跟龙井、碧螺春一样是茶的一种品类,商标权的购买让它的品牌与品类合二为一了,那“竹叶青”到底是品类还是品牌?


绿茶可讲的故事不多,竹叶青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如果竹叶青是品类,那这条赛道上只有它一个玩家,没有其他品牌一起造势,稳拿第一又能如何?如果把竹叶青定为品牌,对标龙井、碧螺春,那它的品类就是绿茶。但在绿茶领域,竹叶青的行业知名度跟龙井、碧螺春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想要争第一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面对这个难题,唐先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竹叶青”作品牌,新立“峨眉高山绿茶”作品类(巧妙避开了与龙井等平地茶的直接竞争);品牌择高而立,专做高端绿茶。


高山绿茶因为长在山地,大型机械不容易进去,对人工依赖较高,竹叶青走高端路线,不但保证了茶农和公司的利益,也更容易集中火力在“饱和式攻击”下打造强势品牌。


近些年,无论是“西湖龙井”因为500万错失奥运赞助商还是普洱茶的过度营销,都让人为现代茶业的畸形发展不由扼腕叹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竹叶青在自己垄断竹叶青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没有走传统的深化品类之路,而是在“质量+文化+品牌”理念的指导下,从竹叶青品牌和品类同质的窠臼中走出来,独创了峨眉高山绿茶竹叶青品牌,这一步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品类影响,也有效应对了品牌、品类纷争,其对产业营销思想的贯彻运用,无论在正面意义上还是反面教训上,对中国茶发展都有先锋性的启迪意义。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