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秦时候,有个叫苏蕙的女子因为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便寄给他一部织锦回文诗——后人这样形容:凡八百四十字,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这就是让后世文人不断采撷入诗的“锦书”二字的来历。
苏蕙小像
据说苏蕙的回文诗,用纵横29个字的方图可以任意地读,共能读出3752首诗。如此“壮观”的思念,存于一个弱女子的方寸之间,存于一匹精细绵密的锦绣之间,这样的碰撞,想来是多么的动人。
哪怕后来,信纸代替了织锦,“锦书”或者“锦字书”的叫法,依然代代相传,而它们用美丽寄托真情的精髓也是如此:后来的才子佳人们,会依从自己的偏爱,把图案绘在纸上,制作成漂亮非凡的信纸,寄给远方亲友、爱人。从唐代的名信纸“薛涛笺”开始,经宋元的“芦雁笺”和“清江箋”,到明清时期,笺纸竟发展成了一门艺术。
周作人信札和信封
鲁迅信札
这次,时光美物借来笺纸美丽的精髓,出品了一款古风信纸套装,名曰《今夕》。
没错,《今夕》之名出自《诗经》的《唐风·绸缪》篇。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感叹,该是觉得自己多么幸运呢?
我们总渴望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可当那个人出现在眼前,什么是时间?什么是地点?我们脑海里唯有的,只不过是放下所有骄傲去怀揣小鹿乱撞的奋不顾身。
就像先秦时代的男子女子,不羞于表达,爱就是爱。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感叹,该是觉得对方是多么闪闪发光呢?
我们总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给ta,总想把一切美好的联想安放在ta的身上,也总想把自己变得美好,然后和ta一起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就像先秦时代的男子女子,把花草赋予咏歌,爱也是美。
《今夕》这套信纸套装,以爱与美之名,选取公认的描绘《诗经》名物最为完整和精美的图谱——《诗经名物图解》,搭配相应的《诗经》美句,让人流连。
我们为什么选择《诗经名物图解》作为配图?
因为它们古典、精准而优美。
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撰绘的《诗经名物图解》,大约绘制出版于嘉永元年(1848年)。主要内容是为《诗经》辅配二百多幅精美古画,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博物画”一类。
《诗经名物图解》书影
《诗经名物图解》内页插图
我们先从整部《诗经》中筛选出爱情主题的句子中用于起兴的植物,再从《诗经名物图解》中200余幅画作中进行植物形象的筛选。筛选标准就一个字:美!
最终,艾、舜、菅、匏4种花色,包括其中点缀的小动物,经精心选择、修复,处理成干净而精致的图片,让百年前的作品焕发应有的光彩。
信纸的书写面,除保留古风信笺经典的红八行之外,为配合现代书写习惯,更增设了空白和红框两种板式。
信封亦采用竖排版,打造全方位的古风书写体验。试想一下,当我们把亲友、爱人的名字轻轻写于这样美而浪漫的植物中间,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此外,在信封上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点“小心机”——每个信封背面的封口处,都有一句出自《绸缪》的诗句,这是我们替你给收件人的小惊喜~
特别提示,出于环保理念,信纸信封套装的包装纸袋可以当作文件袋,供日常使用。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愿《今夕》可以成为见证者,记录下你生命中充满爱与美好的邂逅。
更多精彩,请关注“遇见诗书画”(微信号)或者“遇见诗书画”(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