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密封考卷,以防止考试作弊。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有了。
据说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
宋徽宗发明的瘦金体
《宋史·选举》记载,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密封。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藉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个时候,读书可是有钱人的专利,所以试卷量并不是很大。但要是放在现在,仅仅遇见君所在的高考大省——河南,便已有百万考生。要是按照宋朝的办法,那真的能催生出一个新的职业——试卷抄写手!
言归正传,在不可能进行誊抄的今天,倒是给字写得好的考生一个多得分的机会。赏心悦目的字体让阅卷老师的心情都好上几分。
遇见君根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真理大胆推测,“外貌协会”一定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果不其然,史料告诉我,中国历史真的上极为重视书写,书法的好坏常常决定了仕途的发展。
西汉的考试总共考两门科目,其中一门就是书法。
到了南北朝时期,一些出身社会底层的读书人,可以凭借一笔好字进入宫廷。
唐朝科举“以书取士”,尤其重视楷书。
而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科举考试对书法的要求更加苛刻,考官竟以试卷的书法优劣决定弃取,而不问文章如何,所谓“舍文而论书”。
来来来,咱们先一块儿欣赏一下古代状元们的试卷压压惊。
先看清代,虽说慈禧把科举给废了,可是科举制考试中所用的书体,可谓比明代更加登峰造极。
怎么个登峰造极法呢?
要求就是四个字:乌、方、光、大。
乌,即墨色乌黑,方,即方正,光,即光润。要说前三项还可以接受,那最后一个“大”,可是太没人性了——要求字字等大。
带着这几个要求,你们再往上翻翻看下状元们的试卷,简直跟印刷品差不多了!
据说科举考试要靠四书五经等历代经典,这些“大纲”要求的书目总字数超过40万!
什么?靠理解?不存在的!
要不“引经据典”这个词怎么会出来呢?在八股文盛行的时代,没有出处的话可不能乱说,自己的理解与官方给定的不同更是不行,否则就是对圣贤不敬,别说考中,因此得一场牢狱之灾都是有可能的。
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还能写出这样美观的试卷,遇见君彻底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了……
清朝要求的这种考试书写方式并非本朝发明。这种方式叫作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
馆阁体早在宋代即已出现,只不过到了明清两代最为繁盛罢了。
其实馆阁体并非指一种字体。它是根据历朝历代的官方审美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明永乐时之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
沈度 敬斋箴册
而至清康熙时,圣祖酷爱董其昌书法;至乾隆时,高宗又推崇赵孟頫书法,因此赵、董书体身价大增,主流书体尊奉赵、董为典范,而二人书法又皆以规整、圆融为特点,使馆阁体风格更趋圆润秀美。
董其昌 书法作品
赵孟頫 书法作品
清代科举考试要求乌、方、光、大,一方面可体现出气象博大、笔势恢弘之美,而另一方面,亦难避千篇一律、陈陈相因之弊。
当时士人,馆阁体仅为安身立命之入门功夫,书法则是毕生追求,故书法在馆阁体基础上不断融入自身特色,是传统士人之惯法通则。
咦,这样的话,好像也不必耗费人力物力进行誊写了,大家自动一个标准,对考试组织者来说,也是极好的!
馆阁体因为压制了人的书写个性而在清末备受诟病,但是作为考试催生出的一种书体,无疑也是有其实用意义的。
最后,遇见君祝各位考生都能旗开得胜,妙笔生花!
更多内容,请关注WXGZH“遇见诗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