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讲堂第一百零五期
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又与梅、松合称为岁寒三友。
生于修林之中,长于幽泉之畔,它的经寒不凋、坚韧挺拔,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咏叹不绝。
自古以来,竹都寄托了无限情志,是名副其实的君子象征。世人爱竹,以竹明志,歌颂、赞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茶,润物无声,渗透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竹”与“茶”结合,承载了云南少数民族无限智慧的竹筒茶应运而生。
云南不仅茶树资源丰富,而且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而竹筒茶就是云南少数民族创造的特色茶饮之一。
傣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民族,根据其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因地制宜,创造了竹筒茶,经年流转间,不断改良、创新,传承至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竹筒茶文化。
竹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植物之一,茶是他们必不可少的饮品,竹筒茶诠释了茶与竹的完美结合。
作为普洱茶中特殊的存在,集茶叶与竹子的优点于一身,竹筒茶拥有最自然的特殊风味。
云南竹筒茶种类颇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形式:
1、竹筒作为一种煮饮茶工具,以布朗族的青竹茶、爱伲族的青竹茶为代表;
2、竹筒作为一种贮制发酵工具,以布朗族酸茶为代表;
3、竹筒作为一种烤制茶工具,以傣族的竹筒香茶、布朗族的竹筒茶、拉祜族香竹筒茶为代表;
竹筒:煮饮工具
青竹茶
在离开村寨进山劳作或野外狩猎时,布朗族、爱伲族等少数民族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来鲜嫩的茶叶,砍来粗壮的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内盛上清澈的山泉活水,当作煮茶器具。
饮用青竹茶,是一种既简单实用,又贴近生活的饮茶方式。
泉水的甘甜、茶香的温润,竹香的清新,融为一体,滋味浓醇鲜爽,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竹筒:贮制工具
酸茶
布朗族喜欢吃酸性食品,常常腌制酸味食物,制作和食用酸茶的历史悠久。
酸茶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一般是在五、六月份。将采摘回来的鲜叶煮熟,放在阴暗处十余天让其发霉,再把茶叶装入竹筒内,埋入土中,一个月左右即可取出食用。
酸茶不是饮品是食品,放在口中嚼细咽下,可以帮助消化、生津解渴。在布朗族的生活中,酸茶不仅是食物或是礼品,更是重要的社交媒介。
竹筒:烤制工具
那卡竹筒茶
那卡竹筒茶以竹筒作为烤制茶的器具,一杯茶中,蕴含茶叶的甜润香、竹液的悠长香、柴火的火烤香,别具一格。
擎天竹筒茶在精选2022年那卡大树晒青春茶,历经六道成品工艺,火烤手舂,全程手工制作而成。
1、精心选料:
【茶叶】精选素有小班章之称的那卡2022年头春大树鲜叶,手工铁锅杀青,阳光晒青,条索肥硕,色泽墨绿,滋味浓厚。
【竹筒】精选勐海生鲜野生甜香竹,截取直径5cm左右粗细大小适中节段,一根2年长竹,只得3-5节段。
2、舂茶成型:
竹筒茶成型的重要、关键环节,茶叶舂入竹筒,边装边舂,确保茶叶紧结不断裂。
3、火烤取汁:
填装成型后进行烤制,3~5分钟竹壳火烤,甜竹内含竹液浸出即可,烤制火候至关重要,火大则焦,火小则竹汁浸润不均,最为考验制茶师经验和技术。
4、复烤干燥:
烤制后,进行二次复烤,以防茶叶潮湿变质,茶柱表面有明显白色或黄白色丝状或小片状竹壁膜为佳。
5、破竹选品:
复烤干燥的竹筒茶进行破竹检验,剔除断裂、重量不达标等不合格产品。让消费者品饮更加简单、放心。
6、包装成品:
食品级手工绵和精美包装盒进行手工包装成品。
陆羽说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
郑板桥谓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茶与竹,虽形态迥异,却关系密切。茶在茶人的杯中是醇香流韵,竹在自然的怀中是潇洒临风。
君子同交,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品擎天·那卡竹筒茶,感受竹韵与茶韵完美结合。
(文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