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朋友提问:“为什么同一款茶,昨天泡与今天泡味道不一样,我泡和你泡味道不一样?”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疑问?
其实影响茶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温、投茶量、坐杯时间、注水方法等。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如何注水。
沿边定点低斟
水壶口稍离碗口,落水点固定在盖碗边沿,缓慢注水,让茶叶内质舒缓释放。
此种方法比较轻柔,可以让茶水慢慢融合,冲泡出来的茶叶会更温和。
适合碎散茶或不小心茶叶投放量过多的情况。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正心定点低斟
水壶口稍离碗口,落水点固定在盖碗正中的茶上面,注水后茶叶尽快舒展开来,这样香气会从内部逐渐扩散。
适合老白茶、普洱等块状紧压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沿边环绕低斟
沿着盖碗边缘,逆时针环绕,缓慢注水。
注意:壶口与茶碗的距离保持稳定,不要忽高忽低。适合绿茶、白毫银针等芽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沿边定点高冲
水壶悬高,固定落水点,水流高冲,茶叶上下翻滚,使茶叶内质快速释放,利于激发茶叶香气。
适合香气高扬的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覆盖式注水
以螺旋或N字形覆盖注水,让茶叶不飘浮在表面,茶与水可以更好融合。
适合散白茶等叶型较大且轻的茶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
掌握了水线的走势,还要注意其他几个变量:
注水的快慢
注水的快慢主要影响到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且会影响到水流的急缓。
第一,注水的快慢影响盖碗中水温的高低,温度高低差别,也会影响茶汤的滋味。第二,影响水流的急缓,从而影响滋味和香气。
水流的急缓
水流急,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香气高扬。
水流缓,接触水的茶底溶出缓慢,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
水线的高低
水线的高低主要影响两个方面,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
香靠冲,汤靠吊。如果希望茶汤高香,注水时拉高水线,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可以激发茶的香气。如果希望茶汤绵滑柔软,就让水流缓慢低冲。
水线的粗细
水线的粗细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
出汤的快慢
缓慢的出汤主要针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具有融合调节作用。出汤速度缓慢,茶汤融合得更有层次感,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汤感也越软。以正山堂红茶为例,1~3泡出汤时间为3~10秒之间,前3至5泡不宜坐杯时间过长,避免茶汤浓厚。此后,每冲泡一泡可延长3~5秒。
以上技巧你都掌握了吗?关于注水方法你还有哪些疑问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