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清明近,春已至,全国各地春茶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采制阶段,这是茶业一年中最重视的大事件。为了做好春茶季的茶叶采摘、宣发和销售工作,茶业人满怀激情,全员上阵。然而,新一轮新冠疫情的到来,防控态势严峻,让本应火热的春茶季充满变数。
在茶叶市场,每年的春茶都是重头戏,当下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春茶采摘阶段。据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介绍,南方大部分省区,比如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广西,包括江浙地区,都进入了全面采茶期。
2022年初,我国经历了大面积的雨雪天气,导致全国春茶采摘集体延迟,产量略有降低,但价格方面略有上涨。
比如浙江地区有着“浙江第一早”的乌牛早茶较去年推迟大概10天,其产量较去年也降低大概5%,原叶价格上涨约10%。
此外,被下了“保护令”的杭州西湖龙井茶也受到影响。据当地龙井茶核心产区的商会会长反映,2022年西湖龙井茶龙井43品种在3月中下旬已开始采摘,而群体种在3月底开始采摘。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西湖龙井,当地管理部门也对茶农及茶企等加强了管理。
而四川地区大部分的春茶都陆续进入市场销售。在贵州地区在几番雨雪的滋养下,当地德江县的十几万亩春茶长势好、品质佳,如今各个茶园都在紧锣密鼓地采摘春茶。据初步估计,2022年德江县春茶产量可能会达到700吨。
伴着气温逐渐回升,甘肃文县的近10万亩茶树也争相吐新芽,茶园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据了解,当地是甘肃主要的产茶地之一,年产茶量都在60万公斤左右,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其他省区的产茶地,基本也都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春茶采摘的整体形势趋向良好。
然而,在春茶采摘、销售形势一派大好时,正遇上疫情防控主要时期。受疫情影响,春茶不管是采摘还是销售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此,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茶企茶商等,都在牢守底线的前提下,多管齐下,为春茶的安全产销鸣锣开道。
三月春暖花开,本是春茶集中上市的最佳时节,不料新冠疫情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各个茶行业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挽狂澜。
首先,从采茶和制茶两个阶段入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源头阻断新冠疫情的侵袭。
比如,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相关部门时刻关注疫情防控要求的变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春茶能够顺利采摘和生产制作,以增强茶农、茶企等战胜疫情的信心。
此外,相关部门时刻保持与茶产业协会、目标市场以及纵横向产茶叶部门的联系,跟踪春茶动向,从而及时传达采茶时间,以便茶农能够有序进入茶园采摘。
以疫情之下浙江省江山市春茶采摘为例。该市种植的茶园近4万亩,其中种植超过30亩的茶叶主体与茶企有300家左右,全靠人力采摘春茶,每年春茶季该市都需要4万左右的采茶工。
如今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该市在组织采茶工方面也慎之又慎,要求每个采茶工都必须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的采摘距离,确保在采摘环节,茶叶原叶是安全的。
这样严格的采茶规范,不仅出现在江山市,其他产茶地对此也毫不松懈。很多采茶地都建立了茶叶工作群,相关工作人员在群里时刻提醒人们要做好防疫工作,避免造成损失,给日后茶叶的销售带来冲击。
其次,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相关茶企合理调剂人手进行加工,并联合广大茶叶主体,鼓励他们开展生产自救,有加工设备者,尽可能将茶芽加工成干茶,以便销售;没有相关设备的茶农,可以找有能力的茶企协助加工茶叶。
除此之外,在新鲜茶叶加工方面,当地农业局也提出要求,再三强调必须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要求执行,在茶叶加工环节规范操作,做到“一人一环节”,减少人员聚集,有效避开茶叶生产风险。
前面做好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茶叶销售环节了。如果说春茶采摘和加工,主要是针对茶农,那么在春茶进军市场这个阶段,就是给茶企茶商的重大考验。
然而,2022年疫情过早来袭,很多茶企茶商在经历几年的疫情困扰后,早已有了忧患意识,懂得提前布局了。就当前形势而言,他们走起了线上线下“双开”销售模式。
“聚焦线上新模式”,是疫情下各大茶企茶商走的新路子。虽然线上销售模式并不算“新娇娘”,但对于有着传统文化底蕴的茶叶来说,紧跟潮流,走线上销售路径还不太多见。如今这条路也逐渐被茶行业所接受。
某茶企负责人曾表示,相比于实体店,线上销售模式是有一些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在空间概念下,不能给顾客带来很好的体验感,但线上销售也有很多是实体店不具备的优势。
例如,线上能够增加与顾客的互动,为了销售茶叶,也有更多的时间为其讲授茶叶文化、茶叶知识,包括一些有趣的“茶活动”。
线上销售模式,拉远了商家和顾客的现实距离,却在和顾客的云见面过程中拉近了与顾客的心灵距离。这种方式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客户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
笔者通过持续观察也发现,部分之前坚守实体销售的茶企茶商,也开始找线上门路,首要的就是入驻当地电商直播基地,开通小店,在直播间售卖茶叶,以此增加销量。在粉丝稳定的情况下,按时发布直播开播短视频,包括拍摄短视频宣传春茶销售,以便更多用户知晓具体直播情况。
此外,一些茶企茶商还借助微信群等与之前的稳定客户保持沟通,规划春茶线上“发布会”,包括春茶新品预售、每日直播开播时间等,这不仅很好地维护了实体店客户群体。
留住线上线下双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降低了春茶销售的风险,可谓“一箭双雕”。
其实,通过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反复不定不难发现,伴随以抖音直播平台为代表的新电商模式逐渐走向成熟,这条销售路子也变得日趋完善。加上相关部门出台各种法规规范电商直播平台,这一模式自然会成为各地各级茶业推进业务的最佳途径。
私域流量,是社交电商领域的高频新概念,主要用于区别传统电商消费流量。这个在别的行业已经十分火热的词,原本在茶行业还显得很陌生,而今在疫情防控不可松懈的常态下,也成为了茶业人挂在嘴边的一个工具。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象之一就是,每次疫情反弹,各行业实体店都要遭殃,比如餐饮业,从扫码堂食到不准堂食,再到关门,映射了疫情的严重程度。茶行业也是如此,在疫情的一次次冲击下,客流量自是不断减少。
不坐以待毙的茶企茶商等瞄准了私域流量,并加快构建私域流量池,这样他们就可以借助私域流量池,与消费者保持最短的链接渠道,以加速茶叶销售转化。
部分茶企茶商是借助抖音直播的形式,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推进茶叶销售转化;此外,一些茶企茶商还利用小程序,搭建并上线自己的商城,通过品牌活动或者优惠券等营销方式,吸引私域客户购买茶叶等。
在这方面,部分新锐茶品牌更敏感,它们已经借助流量平台矩阵等,构建了私域流量池,从而实现了线下到线上销售模式的融合与转变。
然而,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只是部分茶企茶商,很多茶企还是没能很好地抓住私域流量,究其原因,他们往往忽视了会员的分散化,不管是经销商,线下门店,还是线上商城,这些环节的流量和数据并不是统一的,也就没有形成统一的会员数据,自然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私域流量经营。
所以,在疫情形势不太乐观的当下,茶企茶商还是要抓住流量,并经营好私域流量,强化消费者与自身茶叶品牌的粘度,在带动流量增长的同时,增强品牌曝光度,继而提高茶叶销售量,最终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说以上几点茶行业已布局完毕,茶叶、客户、流量都有了,接下来茶叶运输就成了重点,做好这最后一步,才是真正完成了茶叶销售,茶行业才是真正获得盈利,获得新发展。
这里就不得不说京东物流了。为助力2022春茶,京东物流发布了“茶鲜万里·寄递无忧”方案,依靠自身一体化的供应链优势,全面助力春茶上市,让茶叶的香味从茶园飘到买茶人跟前。
京东既然如此给力,茶行业又怎会拒绝它的“援手”。在疫情反复不定的情况下,京东快递在茶叶揽收之前,就做好了规划,比如车辆、集货场地、班次等,以便灵活调度,确保茶叶安全无误到达客户手中。
除了京东,还有邮政速递。一些茶农茶商与邮政通力合作,以确保茶叶包裹顺利发货。以杭州龙井村为例,他们与当地邮政约定,每天定时去收件,届时到茶农家中协助打包、搬运等。
虽然一些地区因为疫情管控相对较严,一些商户的茶叶订单无法按时交付,快递员也会竭力保障茶农的寄递需求。
还有一些受疫情影响的城市,快递到达固定网点都要进行静置和消杀等工作,这就会影响快递的运送,双方也会提前进行沟通,以便茶农茶商提前与客户说明缘由,以此留住客户。
当然,茶行业在与其他快递合作的过程中,比如顺丰、圆通等,双方也都做到认真谨慎,从快递源头阻断疫情的侵袭,在运输过程中做好包裹消杀工作,环环相扣,确保其安全到达买家手中,也是春茶销售的重中之重。
在春茶季遭受疫情侵袭,不管对茶农、茶企、茶商还是茶行业任何一个环节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毕竟春茶季很是重要,几乎决定了2022年一整年的茶叶产出和销售。
但换个角度,也正是因为疫情反复不定,给了茶行业的自我变革和突围,迎来新的出路,让其走出固有模式,开启了茶叶销售新格局,谁又说这不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呢。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