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陶的“新窑变”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11-26 08:24 阅读:243

7月6日一大早,尽管华宁阴雨连绵,但位于华宁碗窑国际陶艺村(以下简称碗窑村)的龙窑还是围满了前来赶开窑的群众。


11时许,随着封窑的砖被一块块取下,师傅钻进窑内,将陶缸、瓦罐、茶盏等陶器递出,安静的现场逐渐沸腾起来。有人讨论着出窑陶器的品质、造型;有人围着师傅询问陶器的工艺;还有人索性守着窑口,抢过窑主手上尚有余温的陶器,仔细品评一番后再也不肯撒手,得知“此器暂不出售”后,又小心翼翼地交还给师傅,目光跟着装陶器的车,满心满眼的不舍。


当天,20余位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陶艺大师和200余家企业代表、客商见证此次开窑以及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创研基地启用和华宁陶云上艺术博物馆、华宁陶文化会客厅、陶瓷艺术大师系列作品展馆开馆。6位陶文化领域大师受聘成为华宁陶瓷产业发展顾问,为19位陶瓷工艺大师工作室授牌,与8家企业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总金额21.9亿元,将从专业、商业、文旅等角度为华宁陶瓷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推动华宁陶的“新窑变”。


记忆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依然保持着自然纯朴的状态。享有“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蓝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的美赞。制陶所用坯料、釉料直接取自大自然,烧制出的陶器质地细腻,呈现出淳朴自然、直观单纯的意趣。凝聚着人情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流露着纯真的乡土感情和对人生、对自然的感受,富有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天成的形式感。


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江西景德镇人车朋一把火点燃了华宁陶窑,开启了华宁釉陶制作历程。在明朝,华宁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手工制陶的中心之一,以生产饭碗、油盐罐、汽锅、茶壶、酒杯、花瓶、笔筒等实用陶为主。


82岁的范永祥老人对华宁陶怀有很深的感情,他家的小院里,栽花的花盆、装东西的器皿及砌花台的材料都是陶制品。华宁县编辑出版的《云南华宁陶》里这样形容他的小院:“草木荫繁,果木飘香,鸟鸣啾啾,恰如宁州古镇的宁静平和。一组古建筑上所用的三彩雕龙瓦脊和废弃匣钵被一起砌成花台”老人回忆说,制陶人家不一定都得有窑,可以租用别家的窑来烧制陶器,从制泥、做陶、烧制到上釉全是手工完成,那时还没有电,做陶时得一边用脚踢盘一边塑形,特别辛苦。


“虽然每个制陶人家不一定有窑,但一定有一间专门卖陶制品的铺面建在村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条专门卖陶制品的窑街。”在范永祥的记忆里,窑街特别繁华,各家都把陶制品拿到这里售卖,江川、通海等地的商人都来窑街上选购陶制品,质量好、做工精细的陶制品卖得很快,往往一出窑就被抢购一空。


此外,碗窑村每年还要举办祭窑神活动,除了祈求保佑烧制出好的陶制品外,那天全村的技工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探讨制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坚守


“嫁给陶匠,自己也成了陶匠。”现年72岁的李自轩,是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做陶的手艺人。从泥到陶,再回到泥,这几乎是李自轩每一天的生活写照。


汪氏家族是华宁县自明代以来世代传承的制陶世家。1964年,李自轩与汪氏第27代传人汪培祖结婚后,师承公公汪之鹏并深受丈夫影响,成为华宁制陶业的代表性人物,她的大半辈子都与泥火为伴,命运与华宁陶紧紧相连。


1986年,华宁县组建白塔山美陶厂,李自轩到该厂工作,先后任生产技术副厂长、厂长。她回忆说,华宁陶萧条时,白塔山美陶厂几近停产。改制后,美陶厂大量技术纯熟的制陶工人成为重振华宁陶的人才基础。


43岁的舒文照就曾是白塔山美陶厂的设计人员。2000年美陶厂改制后,分流下岗失去“铁饭碗”的舒文照陷入迷茫。


“我回家做了一个月农活,发现自己最喜爱的还是制陶这个行业,我割舍不下这份热爱。”舒文照介绍,2001年,自己回到华宁城边开烧烤店,边做小件陶器开发,到了2003年,又转做中型陶器,并尝试在青陶上绘画


2006年昆交会,舒文照家的产品一经展出便备受瞩目,接到400多万元的订单。


“我直接吓蒙了,心想这么大的单子,该怎么才能做下来。”舒文照回忆说,在华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自己成立了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并前往艺术学院“招兵买马”,随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赶工。


“24天的时间,我们交出了第一个订单产品,赚了12万元。”试水成功后,舒文照开始致力于推动华宁陶从实用陶向工艺陶转变,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黑陶彩雕工艺品,成为华宁生产工艺陶的代表性人物。


进入21世纪,华宁窑开始进入藏家收藏、研究的领域。经过近20年的萧条之后,呈现出磅礴的创造力。


创新


而今,在华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掀起一波新的制陶热。


除了李自轩、舒文照这样的本地陶艺师,还有许多外来陶艺家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恪守传统的同时,不忘锐意创新,将脚下的泥土变为神奇的陶瓷艺术品。


被称为华宁陶界“空降兵”的云南豆记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豆文林主攻陶釉研发。


“此前,我一直从事玛瑙生意,在华宁这个地方,你很难不去把自己的事业与陶联系在一起。汝窑有玛瑙入釉的先例,我就想试试华宁玛瑙入釉。”


“半路出家”的豆文林说:“得益于旧时家族垄断式的传承方式被打破,如今制陶的泥我可以买到,拉坯可以请本地甚至其他地方的大师完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得以专心将玛瑙入釉研究深、研究精。”


来自大理的胡氏兄弟,凭借对陶的喜爱扎根华宁,潜心做陶并成立了“古月窑”工坊。哥哥胡文森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雕塑专业,由于制陶工坊起步时间晚、规模不大,兄弟俩另辟蹊径选择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小陶艺品,避免与大型陶艺制作工坊“撞车”。


在华宁的10多年时间里,兄弟俩从学徒到创业,再到探索创新,研发出“凝土成玉”“华宁釉陶与建水紫陶结合”两项专利产品。今年6月,胡氏兄弟又成立了华宁古月窑色釉研发中心,期望在华宁陶釉方面有更多突破。


胡氏兄弟不但教授徒弟技艺,还支持他们自立门户、继续创新。2012年,从云南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刘阳跟随胡氏兄弟学习陶艺。2019年4月,在胡氏兄弟的支持下,刘阳开起了自己的陶舍并取名刘念。


“刘是我的姓,念是留念,6年的谐音,以此记录我在古月窑学艺成长的时光。器物之上,常见匠人之心,常念生活寓意,如此凡器不凡,小器不凡。本着这样的态度理念,我想把产品做得更好,用一个匠人的心,向另一位匠人致敬!”现在,刘阳致力于探索天青釉、釉上彩与彩绘相结合的技法,希望以一种更让年轻人接受的形式,去展现古老华宁陶的魅力。


23岁毕业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的冯稀婧回到华宁后,创办了华宁宁州宁景陶艺工作室,在传承华宁陶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融入现代陶艺的设计理念。她的工作室以“装得下故事的器物”为主旨,在发挥实用价值的同时注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情怀。今年5月,冯稀婧设计的陶器(橘)正式获批外观设计专利。“希望我成为华宁最年轻的陶艺大师。”冯稀婧自信地说。


近年来,华宁县高度重视陶艺人才的培养,多批次选送陶艺师分别到景德镇、浙江等地进行强化培训,合作成立了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创研基地,在陶艺人才培养、颜色釉研发、创意设计、宣传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传承


到过华宁县幼儿园的人,都会惊叹于幼儿园极具创意的楼道走廊被设计成“瓦货街”。“瓦货街”里除了陈列华宁的土陶工艺品外,还把孩子们用泥陶工艺半成品装饰、绘制而成的作品进行陈列展示。走廊窗台上,青砖青瓦、彩绘陶盘、杯子有序叠放,就连过道的转角,也用陶画、陶器装点。


“陶艺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探究活动。”幼儿园教师周红珺介绍,幼儿园以“陶韵润童心,乡土融课程,艺趣育乡情”为办园特色,利用家乡陶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陶艺活动。


在开展陶艺教学的同时,幼儿园还创设了“陶艺工作坊”。


随着规模渐起的华宁陶产业,华宁职业高级中学陶艺专业应运而生。


“3年的职业教育中,经过前2年的在校学习实践,学生能够完整掌握制陶技艺。第3年到景德镇、北京等地进行顶岗学习。”教师李崇萌介绍,学校还会定期开办短期课堂,为当地陶艺从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目前学校毕业的5届学生已成为华宁陶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7年6月,华宁县“民间手造”陶塑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开展系统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间陶塑艺术家。为了帮村民树立信心、确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陶艺大师邓红锦规定所有人在制作过程中只能采用捏塑、贴塑、搓、揉等简单技法。邓红锦说,村民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和感情,也影响着自己的创作,这让她感到惊喜和欣慰。


日前,华宁陶艺术馆在昆明斗南花卉小镇开馆。位于斗南花卉小镇斗南花市2号馆4楼的华宁陶艺术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展出的20余家制陶企业的800余件精美陶器美不胜收。此举旨在依托斗南花卉小镇的影响力和产业规模,通过华宁陶与云南鲜花以及其他艺术的融合,打造华宁陶对外宣传和销售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华宁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