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坊 |《茶经》解读—五之煮(下)

作者:数字雲茶 更新时间:2022-07-16 18:37 阅读:719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译:水煮沸时,水泡像鱼眼,有轻微的声响,就是一沸;锅的边缘有有涌泉般的连珠水泡时,称作二沸;当水在锅中翻腾如浪时,已经是三沸。这时如果再继续煮,水就过老而不宜饮用了。


茶书坊 |《茶经》解读—五之煮(下)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chuò)余,无乃鹵臽鹵監(gàn tàn)而钟其一味乎 ?


译:水初沸时,按水的多少放入适量的盐调味,取出些来尝,把尝剩下的倒掉,不然岂不是喜欢那不咸不淡的味道吗?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译: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用竹筴在沸水中心绕圈搅动,用“则”取适量茶末从搅动而成的漩涡中心倒入。一会儿,水沸如波涛翻滚,水沫飞溅,这时把刚才舀出的水倒入,减轻水的沸腾,以孕育表面生成的汤花。


茶书坊 |《茶经》解读—五之煮(下)


△瓢(绘 伞伞)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bō)均。


译:饮茶时,将茶舀到各个碗中,要使沫饽尽量均匀。


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译:沫饽是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就像池塘中缓缓漂浮的枣花,又像曲折的潭水绿洲上新生的浮萍,也像晴朗的天空中鱼鳞状的浮云。


茶书坊 |《茶经》解读—五之煮(下)


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wèi),又如菊英堕于鐏俎(zūn zǔ)之中。


译:“沫”就像浮在岸边的青苔,有像洒落在杯盘中的菊瓣。


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pó)皤 然若积雪耳,《荈(chuǎn)赋》所谓“焕如积雪,烨(yè)若春【艹敷】(fū)”,有之。


译:“饽”是沉在下面的茶渣煮出来的,水沸腾时,茶汤表面不断生成、积累茶沫,白白的像层层堆积的雪一般。《荈赋》中说:“明亮得像积雪,灿烂得像春花”,描写的就是这番景象。


茶书坊 |《茶经》解读—五之煮(下)


宋《斗茶图》 宋《斗茶图》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


译:第一次煮沸的水,要把表面一层像黑云母的膜状物去掉,因为饮用的话味道不正。从锅中舀出的第一碗水为“隽永”(隽永:味美味长),可以把它贮存在熟盂中,留作孕育汤花和抑制沸腾之用。


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


译:之后的第一、第二、第三碗的水,味道略差些。第四、第五碗之后的茶汤,如果不是渴得厉害,就不值得喝了。


茶书坊 |《茶经》解读—五之煮(下)


壁画《备茶图》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译:通常煮水一升,可分为五碗(多的五碗,少的三碗,多到十人时,应该煮两炉),趁热饮用,因为重浊之物沉淀在底下,而精华则浮在上面。茶冷却后,精华就会随着热气挥发,也就不值得饮用了。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chuò)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xiāng) 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sǐ)也。其味甘,槚(jiǎ)也;不甘而苦,荈 (chuǎn)也;啜苦咽甘,茶也。


译:茶有俭约的特性,水不宜过多,水越多则味道越淡薄。就如一整碗茶,喝到一半就觉得味道淡了,更何况是加入更多的水呢!茶的汤色浅黄,香气至美。味道甘甜的是“槚”,不甜而苦的是“荈”,入口有苦味,咽下后又有回甘的则是“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