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译文:
少年的时候,每逢春天,就有着比美酒更加浓烈的游玩兴致,戴花、骑马飞驰、连饮千杯。到了年老的时候,再逢春天,就像醉酒得病一样难受,只能在陋室里饮茶、闻香,来打发时间和消磨岁月。
残花随风飘散,风儿却并未停息。不要去怨恨,因为花儿开了本来就是需要春风,这是她们的约定。试问一下,有谁看见了春天的离去?唯有那飞翔的燕子,在夕阳中与春天相遇。
注:
暮春:指农历的三月,春季的末期。
漫兴:指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随意兴致之意。
少日:年少之时。
插花:头上插花,指戴花,称为“簪花”。秦汉唐宋时期有男子逢春戴花的习俗。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走马:骑马疾走,驰逐。
千钟:千盅,千杯。极言酒多或酒量大。
病酒:指醉酒生病而感到很难受的意思。
茶瓯(ōu):古代茶具,类似茶杯,形为敞口小碗式。
香篆(zhuàn):一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宋范成大《社日独坐》诗:“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二指香名,形似篆文。宋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帘栊:门窗的帘子,或挂有帘子的窗户。
元自:原来,本来。
春归:一指春天来临。二指春去、春尽。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此处乃春去之意。
评榜词
《史上最美茶诗》评为第37名。纵观著名爱国文学家辛弃疾所著诗词,总归不离爱恨情仇四字。爱,爱国也。恨,恨降也。情,自然也。仇,仇金也。爱国越浓,仇恨愈深。悲愤累加,自然尤沉。这首词也不例外,在唯美的春天景色中,作者却感到年老的萧索与岁月的沧桑。
公元1181-1196年,辛弃疾常住在上饶的“带湖庄园”。本词当作于1190年之后,适逢又被罢官,返回上饶,居于带湖。眼看南宋飘摇之际,反被罢官,无以报国,徒生白发。辛弃疾满心落寞、悲凉与愤懑之情,在春天的暮色之中,看着燕子翻飞,不禁感叹连连,词中之意,颇为复杂。
全词富有生活气息,既沧桑落寞又清新柔媚,寂寥之中又显得非常唯美,迥异于以往辛词的雄浑苍茫。开篇在少时与老时的强烈对比中,抒发了浓郁的个人情感,并在岁月的背景下逐渐寥落。随即转笔写景,放眼望去,残花落尽,春风依旧,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罢了。但总有人,能去追逐生命的价值。情景交融之中,落寞惆怅之间,更见一种哲思与放下。
上阕写情。以年少轻狂和老年沧桑进行对比,穿梭在现实与追忆之间,对比极为强烈,令人印象深刻。曾经的戴花纵马与饮酒作乐,在岁月的摧残下,终归化为白发丛生与满怀落寞。曾经的心怀家国与热血执戈,在时局的无奈下,终归化为乡野村景与暮色悲凉。唯有在挂着窗帘的小房子里,饮茶、闻香,无所事事,消磨岁月。
先是年少轻狂的青春时光。热血,游玩,戴花,纵马,狂饮。端的是兴高采烈、纵情狂欢、年少轻狂。不过,那不正是诗人眷恋的风华正茂和少年情怀吗?
“插花”,古称“簪花”,就是头上戴花的意思。自秦至宋,千余年来向来有男子逢春戴花的习俗,蔚为时尚。不信?你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邵雍《插花吟》:“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再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皆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公元1071年夏天,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跟着知州沈立去吉祥寺赏花。回来的时候,苏轼已经是喝高了,要人扶着行走,这个时候,苏轼头上还戴着牡丹花呢!一群官员还觉得怪不好意思的,惹得十里长街上的民众,纷纷掀起门帘观看,哈哈大笑。
再是老年孤寂的寥落时光。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已是知天命之年,屡经罢官去职,无以报国杀敌,正是倍感悲凉沧桑的时候。闲居乡野,显得更是孤寂。想起年轻的时候,能饮千杯酒,如今又到春天,在生机勃勃的景色中,却感到沉郁与孤寂。回味之下,更是心情压抑、毫无兴致,就像是醉酒生病一样。
回想起少年的时候,再无兴致插花、走马、饮酒了,只有在生机盎然的春色之中,寂静地焚香点茶,徒叹春风了。
下阕写景。在浓烈的抒情之后,作者随即笔锋一转,抬眼望去,落花纷纷,春风无尽;作者就着眼前的春色开始感慨:但是啊,这不就是花朵与春风的约定吗?何必去恨呢?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罢了。
想必辛弃疾想起了南宋的飘摇和朝堂的苟且,何必去恨呢?或许这就是大势所趋,或许这就是发展规律罢了。
想必辛弃疾想起了人生的老去和岁月的沧桑,何必去恨呢?或许这就是岁月的滋味,或许这就是人生的风华。
尾句才是“诗眼”,极是唯美,也含哲思。“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大意是“试问一下,有谁看见了春天的离去?唯有那飞翔的燕子,在夕阳中与春天相遇”。春归,在这里是春去、春尽的意思。
问得突然,也让人对于回答富有期待。“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这回答真是妙不可言!是啊,夕阳多暮色与苍凉,只有飞燕察觉到了春天的离去,以及夕阳中的唯美,或许,也是生命的至美。
在自然规律和大势所趋之下,你却无法改变它。但总有人,能去追逐生命的价值,去寻找生命的至美。作者于无限感慨之下,情景交融之中,落寞惆怅之间,更见一种意味深长的哲思与放下。
放眼东西方文明,在冷兵器时代,步行的总归是打不过骑马的,这是军事力量代差的问题。但是,军事上的胜利,却是文明的倒退。任何一次游牧国度战胜定居的农耕国度,都是人类文明的倒退,从无例外。
在那个家国大恨的时代,自然与茶,都只是一种慰籍。再温柔的字眼,也掩盖不了悲愤之意。再美好的江山,也抒发不了闲适之心。
纵然是“春风吹落花瓣,燕子偶遇夕阳”这样的春景,在辛弃疾的心里也是满目萧条。白发渐苍苍,春风亦萧瑟,唯有一盏茶瓯寄闲愁。
放下,才能找到生命中的春风与夕阳。
《怀念辛弃疾之一》:
自从胡虏惊茶韵,人间春风已不同。
空怀蓬莱三千意,何如斩酋一刀红。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文武兼备的南宋爱国者、文学家、军事家、抗金政治家、茶人,与苏轼合称“苏辛”。历任大理少卿、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安抚使等职。现存词600多首,现存诗133首,现存文章17篇。
辛弃疾是一位天生的战士;20岁当兵的时候,骑马奔袭超过50个小时,追杀偷印信之贼。辛弃疾是一代名将;曾带兵50骑夜袭金营,于万兵之中活捉叛徒。辛弃疾是一代惊世文豪,其诗词隐有刀气袭来。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主和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纵观辛稼轩一生,可谓一代人杰。令人动容,令人慨叹,奈何时逢不幸,徒惹白发攀生。
——摘自《史上最美茶诗》,逍遥哥编著。
图片来自网络。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书》、《茶的核心思想》,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申请官方版权登记,即将出版。第五部茶书《史上最美茶诗》即将完本。
《人类茶简史》独家授权音频书,已于2022年4月6日起在“喜马拉雅”正式播出,欢迎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