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许多朋友都爱上了喝茶,然而,中外茶类甚多,哪种茶更好、更适合咱们中国人呢?其实,看看茶的历史,就可知道。
唐末是人徐寅有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正所谓,山有五岳,水有两江,要论中国茶叶的圣地,想必大家会异口同声、齐推武夷。
武夷制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到宋朝时,就已经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大德六年,朝廷设焙局,在九曲溪畔立御茶园,专门办理御用贡茶采制事宜。
其实,武夷山之所以产好茶,和它的地理环境、气候状态密切相关。
武夷山位于北纬27°28′~28°05′、东经117°37′~119°19′,这正是地球上最适合茶叶生长的纬度带。
武夷山脉三面环山,开口大致向南,形成一个盆地。在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条件下,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70多天,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酝酿出了武夷山这座天然植物园,诞生了许多优质的茶树品种,而武夷茶中品质最优者,被称为“小种”。1717年崇安县令陆廷灿著《续茶经》中说道:“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功夫茶,功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株不过数两。”
历史上由于小种红茶非常有名,当地生产的小种红茶供不应求,周边就开始仿制,但在品质上还是有区别的,于是就有了“正山”和“外山”之说。《中国茶经》有云:产于福建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的,称“正山小种”。所谓“正山小种”红茶之“正山”,乃是表明“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
正山所涵盖的地区,以江墩、庙湾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的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的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方圆600平方千米,该地区现在大部分在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外山小种”指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制的仿制正山小种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
其中最优者出于桐木关,桐木关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曲溪的源头,地处闽赣交界,距市区65公里,全村有山林面积31.5万亩,人口1578人,有12个村民小组,有关平、庙湾、江墩、三港、七里、挂墩、龙渡、半山、古黄坑、皮坑、麻粟等33个自然村,散落的分布在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桐木大峡谷断裂带内。平均海拔800米。
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曾题词桐木关为“正山小种发源地”
所以,如果不是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八成是鱼目混珠、浑水摸鱼之品。而我这么了解,也是因为朋友给我推荐过诞生于桐木关的正兴府茶叶。
据朋友说,正兴府的茶青百分百采于桐木关地区。该地特有的地理和植被环境,天然适合茶树生长——高山云雾弥漫,太阳迟升早落,昼夜温差小,而空气湿度较大,各种条件一起造就了小种红茶独特的桂圆香气。
这种王者之香非但外山小种无法模仿,连桐木关外的茶青都同样难以做到。
正兴府旗下的金骏眉产品,用料更加考究。每一斤金骏眉需要新鲜茶芽芽头7万颗,再经采摘、精选、萎凋、揉捻、解块、发酵、烘焙、风选、拣剔、复焙等工艺制成,滋味鲜活甘爽,喉韵悠长,实为小种红茶中的顶级产品。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的茶叶从茶青的生长环境,到采摘品质,再到工艺品控,缺一不可。良心茶正兴府,我最近真的是爱不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