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州天柱茶,峻拔遒劲,甘香醇美”。
和岳西翠兰同为新十一大名茶,天柱剑毫以其“扁、平、挺、直、白毫显露”的精美外形和 “滋味醇厚回甜,花香清雅持久,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的独特内质为人所知,今天给大家介绍——天柱剑豪。
产地
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国家级5A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座落在境内,市域总面积1686平方千米,人口58.5万,呈“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特征。气候常年温和湿润,云雾缭绕,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茶叶品质优异,唐代舒州茶就享有盛名,曾被列为贡品。
茶树品种
天柱山群体种、黄山大叶种、舒茶早等。
天柱剑毫的创制
水吼区农技站站长宋海宽是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工农兵大学生,他看到江浙地区研制名优茶的文章后开始萌发了想生产名茶的想法。他首先查找历史,查找县志,看看有没有关于潜山县茶叶的记载。最后还真找到了历史记载,唐朝宋朝都有关于天柱茶、舒州茶的记载,县志上也找到了潜山曾出产贡茶的记载。
天柱山
看到这些记载后他信心大增,把这些情况向农业局多经股汪界平和葛子政做了汇报,两位也很感兴趣,于是三人一起商量,决定先做样品进行化验,看看茶叶内含成分怎么样,再听听安徽农学院茶叶专家的意见。几天后,样品迅速做好了,送到了安农茶叶系进行化验,结果非常好,完全符合生产名茶的要求。
1984 年春,汪界平将茶叶历史记载和茶叶品质情况以及想创制名茶的想法,包括浙江研制名茶的做法,向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了汇报。局长袁志文很支持,立即答应成立一个名茶创制小组,再抽调两个年轻大学生参加,总共五个人,由汪界平总负责。汪不是学茶叶的,技术上的事他不插手,全部交给四个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上的事情他负责。后来,在全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的指导下,在水吼山区下河茶场,名茶创制小组认真研制,取得了成功。
陈椽教授
然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从下河茶场到高峰、佛岭、杨畈茶场,一路从下河茶场到梅渡、马潭、林畈、天柱茶场,花了半个月时间制做样品。终于 1985 年 6 月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天柱剑毫获得了全国名茶称号,并名列榜首。这是改革开放后首次评出的十一大名茶。从此,拉开了潜山县茶叶大发展的序幕,潜山县开始走上了名优茶发展之路。
天柱剑毫名茶曾经一度辉煌,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全县唯一叫得响的品牌就是天柱剑毫,潜山农业在全省摆上位子的也只有茶叶。那时天柱剑毫生产量虽然不多,但全手工制作,基本全部达标,生产多少卖多少,而且价格很好,不愁销,资金回笼快,公司和茶场效益都很好。
天柱剑毫的衰落
2000 年是世纪拐点,也是潜山茶叶的拐点。2000 年以后,潜山茶叶生产开始滑坡,名茶发展出现萎缩。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制作混乱
2000 年以前,天柱剑毫全部手工制作,2000年以后,全部用机械制作,所以天柱剑毫质量明显下降,这与名茶公司的导向有关。名茶公司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放松了天柱剑毫收购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剑毫也照收,给茶场一个错误导向,大家以为制作技术可以放松,不符合标准的剑毫也有人收,所以茶场再也不会刻意追求质量了。再加上小商小贩也插手收购倒卖,茶场就更放心大胆地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剑毫了。
茶叶机械化
另一方面,名茶公司为了赚钱对外贩卖名茶包装盒,也是一大失策。小商小贩拿着名茶公司的包装盒,装入自己收来的劣质剑毫,当作名茶公司的剑毫卖,败坏了公司的名声,自己还赚了大钱,从此,名茶公司失去了声誉,失去了名气。 由于名茶公司降低了天柱剑毫收购标准,再加上小商小贩插手收购甚至抢购,造成天柱剑毫供不应求的假象。许多茶场想法子扩大生产,大批引进名茶机械,代替手工制作。机械加工名茶,速度是快了,效率是高了,但名茶质量大大下降了,名茶制作一片混乱,至今无法扭转。
(2)市场混乱
由于开茶叶店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卖茶叶赚钱,一夜之间,潜山大街小巷都是茶叶店,原来的小商小贩都开起了茶叶店,全县冒出好几十家茶叶店。这些店老板既不是学茶的,也没经过培训,天柱剑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根本不懂,什么是标准的、什么是不标准的根本分不清,但他们照样经销照样赚钱。那一时期,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比比皆是,无人监管,无人问津。当潜山茶叶还未上市时,他们把南方类似剑毫的茶叶倒过来冒充天柱剑毫。
有的把湖北英山的茶叶倒过来当剑毫卖,湖北英山茶叶虽然不比我县早多少,但这里的茶叶采摘嫩度高,根根是芽,看上去也像高档剑毫,而且特别便宜,非常好看。但这种茶制作有严重问题,茶叶潮湿,没有烘干。许多商贩大量收购这样茶叶,重新烘干,外形虽然依然好看,但汤色发黄甚至发红,没有香气,没有滋味。更有黑心的商贩把假茶当剑毫卖,所谓假茶,就是四川有一种类似茶叶的树叶,被制作成剑条状,很像天柱剑毫,但冲泡后根本不是茶味。总之,什么情况都有,市场很乱。
直至今日,天柱剑毫依然难回巅峰,好茶从茶树种植、茶青采收到茶叶制作每一步都不能松懈,一步出错则无法做出好茶。茶叶售卖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以次充好也会败坏茶叶口碑。而好的口碑一旦失去,想要重新获得人们的信任也难上加难。茶叶生产要始终记得以消费者为核心,忘了初心,最终只会被时代淘汰。这也正是我们安徽茶叶目前最大的困境,也需要大家一起用心解决,才不会辜负安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天然优势。
徽羽言茶,师徒二人用心说茶,做茶,为您奉献真实的茶叶知识和优质的茶叶。欢迎关注!
参考文献
1.许小芹.潜山茶叶近四十年回顾与思考[J].茶业通报,2021,43(02):53-57.DOI:10.16015/j.cnki.jteabusiness.2021.0013.
2.徐浩.潜山县推进天柱剑毫茶叶品牌建设的做法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