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岩茶圈内,很多茶客都喝过马头岩肉桂。
但是近期发现,很多茶客在喝了“马肉”之后,心里是没自信,没底气的。
因为就算喝了茶,也不知道自己喝到的是不是真货?
即便喝了一、两年岩茶,期间也喝过好几款各式各样的马头岩肉桂。
但心里就是说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头岩山场味。
更有甚者,喝过的“马肉”越多,心里感觉越乱。
因为各家卖的茶,虽说名字都是叫“马肉”,但风味却各不相同。
一番苦思冥想下,还是没能找到答案。
于是乎,心里更是郁闷。
恨不得仰天长啸,大喊出这样的问题——马头岩肉桂到底该喝出怎么样的味道?
若是上面描述的心理状况,与你的真实想法类似。
那么,下面这个喝茶实例,可得认真看一看。
《2》
上礼拜,收到这样的留言。
“我昨天喝了一款马头岩肉桂,感受是这样的:入口时,舌头的两边,有清凉的感觉,就像吃了薄荷的那样;第三泡时,明显的感觉到舌头表面有微弹的感觉,有类似花椒的那种感觉;香味嘛,干茶无香无味(嚼了一茎干茶),冲泡后果香明显,有点像西瓜+海棠果的混合香味,花香若有若无;喝到第八泡后,清凉感还有,但淡了一点。请问,这茶品质如何?”
按麻花的理解,这泡肉桂的表现还不错。
因为香气和茶味这两大版块上,这泡肉桂算得上无懈可击。
香气类型,有花香、果香,也有辛锐的桂皮香(即茶友描述中提到的,类似花椒的感觉,较辛锐。)
花香清幽,果香馥郁,说明这泡肉桂的做青比较到位。
毕竟,果香并非肉桂的“本香”。肉桂做出果香,得靠做青发酵。做青做透,发酵适中,做青做熟,才能出现这么优秀的果香。
再加上,这泡肉桂的桂皮香存在感也很强。
桂皮香大量沉入茶汤内,以至于喝茶时,能感受桂皮香带来的辛锐冲劲。
柔滑细腻的茶汤当中,桂皮香如同一支穿云箭,破空而来。
这样的辛锐气息,会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丰富了茶味口感层次。让人越喝,越欲罢不能。
另外,再次留意上述那番话的关键字眼——清凉感。
茶水刚一入口感觉很清凉,说明这是一泡底子干净的茶。
不苦涩不麻口,顺滑好入口。
喝茶之后,喉间回味起来的丝丝清凉感,类似薄荷那般的凉意。
其实,这也是好茶内质丰沛的表现。
若是劣质问题茶,喝完之后只会让你感觉口干、满嘴不爽、越喝越腻,何谈美妙的清凉回味?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泡肉桂能做到8冲之后,依旧留有清凉感。这在岩茶里实在太难得了。
喝岩茶能喝出这么明显的清凉感,起码得是山场很正,生态很好的茶地,才能具备的体验。
换成普通岩茶,泡到8冲之后茶味一早就变淡。更别提回甘生津、喉间清冽清凉了。
《3》
但那位茶友在喝了上面那泡“马肉”后,心里并不确定。
于是,特意留言求问。
明面上看着,对方纠结在这样的微小细节——干茶嚼了之后没味道。
这太正常了,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我们平时生嚼大米时,同样没滋没味。
喝岩茶,还得用沸水将茶叶泡开才好喝。
干茶遇水则发,连茶都没泡,直接干嚼,又能尝出什么味道?
聊到这,分享一个题外话。
之前在直播间,有茶友给我们现场提供了一个好素材。
据那位爆料茶友所言,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说,XX岩茶养分充足,纤维素含量高……
偶买噶,纤维素。
一泡茶叶里,纤维素算什么养分!
科学来讲,茶叶里面的物质分两大类。
一类是可溶物,以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为主,它们是构成茶味的主体。
一类是不可溶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纤维素。这是搭建植物框架的基础。
喝一泡岩茶,泡了十来冲后,可溶性的茶味物质几乎全部浸出在汤水后,剩余在叶底内部的,大部分就是上面提到的纤维素。
这属于茶渣主体,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考虑到岩茶的开面采标准,岩茶叶片的纤维相对较粗,至少不能和那些芽叶细嫩、只取芽头嫩尖的绿茶相比。
生嚼起来,纤维粗老,茶味一时半会又浸不出,当然会感觉口感差,没味道!
《4》
转念想了想,对方的顾虑怕不止于此。
马头岩肉桂独步于岩茶江湖的关键字眼,绕来绕去,绕不开霸气、高香、冲劲大、刚猛、犀利等。
而自己喝到的“马肉”,汤水却是柔滑细腻的,清凉感这么足。
如此鲜明的反差,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泡茶是不是马头岩的?怎么喝起来,更像坑涧茶的风味呢?
对此,麻花的想法很明确,四个字,放心喝吧。
岩茶里,正岩坑涧茶才是顶流,没人会用坑涧茶去假冒岩上茶,没这个必要。
再说,岩上茶和坑涧茶,只是笼统分类。
毕竟,等真正到了实地。
你会发现,真实的正岩小山场内,往往“岩中有坑,坑中有岩”。
比如,马头岩里,包括天坑,那是一大片下凹的长条形盆地。
又比如,慧苑坑里有一个出名的地标——鹰嘴岩,那块造型独特的巨大风化岩,就像老鹰的嘴巴那样,看着尖尖的,四周开阔,又是典型的向阳型山场。
前段时期的文章,反复介绍过,马头岩的地盘很大,小山场众多。
包括开山坪、磊石岩、马鞍岩、悟源涧、横窠、光板岩、螺蛳窠、天坑、猫儿石、云峰岗、赌博岭、桃树窠、蟠龙涧、象鼻岩等。
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十几个那么多,一时半会根本数不完。
两个月前,麻花还跟着马头组的老友,去逛了一圈马头岩的小山场。
那天行程有限,没有全部走完,只探索了不到一半,走过了好几个小山场后,已经快让人累断了腿。
马头岩的山场之大,可见一斑。
因为地盘大,小山场众多,马头岩的后缀虽以“岩”定名,但不是所有种在马头岩的肉桂,都是高扬、高香、张扬、刚猛的风味类型。
也有不少是坑涧肉桂那般的风味。
香气清幽,茶香多元,茶味稠滑细腻,喝茶之后回味良久,清凉感明显……
而这些,刚好与开头提到的情况相符。
可见,对方喝到的那泡马头岩肉桂,即便真实山场不是马头岩,而是其它正岩小山场,冲着这样的风味表现,买入手也不亏!
《5》
马头岩肉桂应该喝出怎样的味道?
这个问题很抽象。
岩茶圈内喝出正岩与非正岩,岩上茶与坑涧茶等,还算易事。
但谈及一口茶就喝出具体小山场,并不现实。
哪怕茶农自己,未必能做得到。
对于这个问题,更适合用排除法。
包括马头岩肉桂在内,正岩肉桂该具备怎样的风味才正常?
具体化说起来,有以下指标。
汤色要清透,茶味入口要清爽。
香气多元,桂皮香特征明显。
茶香大量沉入汤水,喝起来又香又滑。
更关键是,茶味要醇厚饱满,岩骨突出,不能淡寡乏味。
喝茶之后,回甘生津、 唇齿留香、口腔内最好能出现清冽清凉感。
总之,好茶该有的特征,一个也不能少。
能符合以上要求,这样肉桂买入手,绝对不吃亏!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