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壶友在选择紫砂壶时,大多只会注意三点一线工型款,对壶盖、壶嘴、出水孔都会仔细询问,但对于壶底,注意力大都在底款上,而资深壶友看壶的时候,都会着重看一下紫砂壶的壶底,那除了底款还能看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揭示一下壶底的秘密。
壶底类别
壶底有方和圆、凹凸和平、圈足和起脚、筋纹和树桩等形式。大致可分为素底、捺底、加底、钉足和托榫足五种,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两种,直方挺直造型的壶宜用明接,圆韵浑朴的造型宜用暗接处理。
平底紫砂:这个也叫“自身底”,是紫砂壶中最简单的一种壶底,有一句话叫“壶底平封一片泥片,宛如一张大饼直接铺在了壶底”,就是形容平底紫砂壶的。
这种壶底的外形非常朴素,没有任何加工,放在桌面也十分稳妥,不过制作起来却要稍微难一点,因为在烧制时要保持不变形、不翘边。才能做好一只平底壶。
加底紫砂:还有一个叫法是“假底”,如果从制作手法分析,还有圈足和挖足之分。
这种是制作壶坯的时候,底部附上一层泥片,挖去中间的泥,留下周边一圈这就叫挖足。
如果不是直接贴泥片,是另做圈形泥片贴在壶底作为壶足的则叫圈足。
接法上也有明接和暗接两种,加底与壶体身连成一体,外形上看不出底的独立性,为暗接,,加底明显凸出身筒轮廓之外,有相对独立性的,为明接。
钉足:钉足是比较常见的壶底形式,来源于青铜器的鼎足,钉足讲究稳而不滞,要有灵气,不是死死地杵在那里。钉足的形状,以及尺寸的高、矮、粗、细,要与壶体相和谐。
托榫足:也叫“挖犴门”,“连角足”。制作时在壶底的各个面开挖,形成扁梯形托榫足,也就是在紫砂壶的底部,挖出矮而宽的敞口,形成扁梯形托榫壶足,因为它的形似“犴门”,故俗称“挖犴门”。
壶底不但有其造型美与功用性,还是一只壶的“身份证”。
从最初的光版壶底,到大彬壶竹刀湿刻留款,再到曼生壶时代的弃款钤章,直到现在盖章又加款,甚至还有刻壶的名称、获奖说明、纪念壶编号甚至一两句相关诗词,不仅美观也是一种辨别真伪的方式。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