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喜湿耐阴的生长环境及其咖啡碱的存在,决定了所有的茶类,都是寒性的。其寒性,根据咖啡碱与糖类、氨基酸等温性物质所占的组分比例,又分为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等不同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平时认为的绿茶寒、红茶温、白茶凉等说辞,都不见得是准确的。倘若比较六大类茶的寒性高低,必须是同一个山场、同一个季节,相同嫩度的同一批茶青,在焙火程度几近相同的前提下,去综合评价,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是客观、准确的。
红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凋萎、揉捻、发酵、烘干等环节。在红茶的发酵过程中,茶多酚通过氧化、聚合,形成了分子量更高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等特征物质。对茶的寒性影响较大的咖啡碱,在鲜叶的凋萎过程中是明显增加的,但是,它会因发酵温度的不同,与茶红素形成不溶于水的不等量的复合沉淀物,沉积在叶底中,很明显地降低了红茶的寒凉性。在传统红茶的烘干过程中,咖啡碱的含量,会因自身的升华作用而减少。因此,融于茶汤中的咖啡碱,一部分又会与茶黄素、茶红素形成复合物,使得真正呈游离状态的咖啡碱含量锐减,这是高等级红茶甜醇不寒的真正原因。
如果该红茶的茶青较嫩,又采自夏秋季,发酵浅,焙火轻,茶汤苦涩,那么,此茶仍是刺激性很强的寒性茶。其寒性,甚至会超过高等级的头春绿茶。过去的红茶,基本是用苦涩的夏秋茶制作,又多为晒红,咖啡碱含量高,刺激性强,故常用牛奶调饮。现在的红茶,基本是依靠机器完成茶青的揉捻,其凋萎程度比过去要重很多,以减少茶青的破碎率。尤其是以正山小种为代表的高等级传统红茶,生态绝佳,茶青基本为成熟度较高的头春茶。经高温干燥并多次复火后,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低,可溶性糖类、果胶与氨基酸的含量较高,故桐木关的红茶,汤色金黄清透,柔和清甜,多呈花果蜜香。这类甘甜、柔和、几无苦涩味道的红茶,其茶性是微凉的,刺激性较弱,而非民间以讹传讹的热性。
红茶经过发酵,涩味较重的酯型儿茶素,大部分会被氧化成茶黄素。其咖啡碱的含量,可能会因季节、发酵程度、焙火工艺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得或高或低。红茶的茶汤、滋味,因工艺原因而变得醇和、刺激性弱,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红茶有“养胃”的功效。助消化和养胃,是两个大相径庭的概念。养胃,其实就是以“五谷为养”,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等等。所谓的“养”,就是顺四时,适寒暑,养气血、调情志,应该是自性的协调与完善,反求诸己,莫向外求。故《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市场上的很多红茶,有的可能比绿茶还要寒凉、刺激,这需要视茶而论。红茶入口的清甜、醇和、温柔、刺激性低,常使人放松警惕,自古暗箭难防,其微弱的刺激,甚至连胃肠也觉察不到,可谓是甜蜜里的温柔一刀,因此,饮而不贪,适可而止,才是养生之道。瀹泡浓度较高的红茶,其中所含的咖啡碱,照样会对胃肠粘膜形成强烈的刺激,并成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潜在因素。如果是胃、肠溃疡患者,咖啡碱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消化道溃疡面的愈合,进而会加重病情,不可等闲视之。
以上就是关于红茶养胃?的介绍了,更多茶叶知识,请关注我们普茶网。
上一篇:品饮红茶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