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泰斗张天福(1910年8月18日——2017年6月4日),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于 “中国茶界终身成就奖”、“世界茶仙茶寿终身成就奖”;世界茶叶组织高级顾问;被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录、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创立中国现代茶礼 “俭、清、和、静”,致力于有机茶事业发展,引导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茶寿一生,事茶一世,被尊称为 “茶界泰斗”!
人物履历
1910年8月18日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
父亲张绍尧擅长内外科,母亲刘贞清精于妇产科;
1911年,迁回故土福州,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
1916-1922年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
1923-1927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
1928年转学于上海持志中学。中学毕业后,张天福面临上什么样的大学这一人生择业的关键一步。作为名医世家的独生子,父母希望他能够继承祖业,攻读医学,成为一名医生。但他想到祖国农业落后,人民缺衣少吃,又看到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叶衰败不堪,就和几个同学决心报考农业学校,为振兴祖国的农茶业出力。
1929年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旋即于1930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1932年毕业时,张天福获农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张天福回归故里,应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之聘任,任生物系助教。他除积极参加建立实习农场,为筹办农学院系创造条件外,还大量搜集并研读有关茶叶资料。
1934年6月,张天福获福建协和大学资助,东渡日本,并转道台湾实地考察茶业。1935年,他再次赴台湾考察茶叶生产情况。
1935年8月,张天福到福安县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任校长兼场长。
1939年,因抗日战争学校与茶场分别内迁连城和崇安(现武夷山市)。
1940——1942年,张天福在崇安创办福建示范茶厂,任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
1942——1946年,他回到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兼该校附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长。
1946——1949年,张天福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崇安茶叶试验场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天福先在崇安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实业厅崇安茶厂厂长,后调中国茶叶公司任技术科长。
1952年调任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任茶叶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
1957年张天福被错划为“右派”,1980年平反 。
1982年退休后,张天福受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任技术顾问,主持省重点攻关课题研究。他先后被选为福建省政协第一、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委。107岁高龄,仍为推动有机茶发展,不懈努力。
茶人茶事
立志献身茶业的张天福认为:除了自己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外,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人才,走科教强业之路。为此,他自大学毕业被聘任为福建协和大学助教之时起便利用教科书备课的机会收集有关茶业资料,编写茶树栽培、茶叶制造等教材,并取得校方资助,转道台湾实地考察茶业。此外,他收集了大量资料,写了《台湾之茶叶》考察报告,并决心创办福建第一所茶校和茶业改良场。1935年8月,经多方努力,取得福建省教育厅和建设厅支持,在福安县城关和社口乡分别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当时只设茶科,1937年扩建高中部,设农茶两科,改称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业改良场“,张天福任校长兼场长。从此,福建有了现代茶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学校的老师既是教师又是茶场的科研人员;茶场既搞科研又是学生实习、劳动的基地。场校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和改进技术相辅而行。茶业科教相结合,至今仍不失为办好教育的一条好经验。场、校开办初期,张天福广集人才,如庄晚芳教授、李联标研究员等人都是当时被邀参加科研、教学的骨干,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培养出福建省第一批茶业专业人才。像当今台湾大学教授、原台湾茶叶改良场场长吴振铎教授就是其中一个。茶场开创伊始,张天福有感于制茶工艺的落后和制茶工人劳动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于1936年从日本引进萎调机、揉捻机、解块机、干燥机等全套制造红茶的机械设备,使福建制茶业由人工制茶过度到机械制茶。1940年,由福建省政府于中国茶叶公司联合在崇安创办“福建示范茶厂”,任命张天福为厂长、负责筹建工作。经过艰辛努力,开辟茶园200多公顷,建机械初精制等工场,并开展茶叶品种、栽培采制等试验研究和茶区调查及技术推广工作、统辖全省茶业各分厂和制茶所,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科研、推广、销售相结合的单位。1942年,由于各方面基础较好、条件优越,被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改办所属的全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在筹建“福建示范茶厂”过程中,张天福仍部忘茶业教育。1941年,他利用示范茶厂的设备和人才,建立“崇安县立初级茶业学校”,由他兼任校长,培养茶业人才。
年过百岁的张天福,依然精力旺盛。他的养身健体之道就是饮茶。他说“茶是万病之药”,一天也离不开它。他极力推崇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中国茶文化,也高度评价福建茶叶从唐宋以来对发展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他说:随着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日本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新加坡形成了“和、爱、谦、静”的新加坡茶艺;我国台湾省也有“和、敬、恰、真”的台湾茶艺。他认为,这些都不能完整的体现茶文化精神。他主张综合中国茶圣——唐朝陆羽《茶经》所提的:“茶最益精行俭德之人”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所提的“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提出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他说:俭就是勤俭朴素,清就是清正廉明,和就是和衷共济,静就是宁静致远,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从唐宋以来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张天福精于茶道,更精于茶叶评审。他不计其数地被聘请担任全国、全省各种优质茶、名优茶鉴评会主评。既为他施展特殊专长提供演示机会,又通过这种活动传授技艺、培养年轻一代。他评茶精密细致,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其准确率是惊人的,凡审评有争议的,都由他一锤定音,人们交口称赞他他的评审技艺的高超与无可争辩的权威性。时至今天,张天福仍然坚持养成的良好习惯,黎明即起,清茶一杯,晨练“国粹”,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接着进早膳,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茶事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人喝到真正的放心茶,张天福百岁生日时曾许下心愿:“我今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国人喝到真正有机茶!”要实现中国茶的有机梦,必须种植出古朴醇香,浑然天成、原生态的真正有机茶!有机茶园的选择至关重要,历经多年勘察,衡量,斟酌,张老选择8个张天福有机茶基地。茶园地处深山远离尘嚣,空气清新,有机含量高,十分适合茶树生长。该基地的茶树长期处在漫射光的生态环境下,其有效成分得到最好的发挥。不同于常规茶园的种植,有机茶园不打农药和除草剂,有效维护茶园的生态环境;不施化肥,代替以高原牧区有机羊的粪肥,使茶园的土壤富含有机生物;保护茶园中各类原始的树木,使有益鸟类自由栖息以抑制虫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茶园获得鸟类等更多的有机肥料。这种崇尚天然有机种植孕育了品质上乘的有机茶。不仅没有农药残留,也不仅口感纯正,而且拥有更为天然,有益健康的优良品质。
为了实现张老的愿望,经过不懈的努力,2015年9月30日张老106岁生日当天,张天福品牌有机茶正式面世,这标志着张老让国人喝到真正有机茶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2016年9月18日(农历8月18),张老渡过了他的107生日,张天福有机茶的合作伙伴为张老送上了视频祝福!
荣誉成就
世界茶叶组织为表彰张老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于张老107岁之时,聘任张老为世界茶叶组织高级顾问,并向张老颁发世界茶叶组织的最高奖项——茶仙茶寿终身成就奖,这是我们每个茶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聘任书原文件如下:
尊敬的张天福先生:
非常感谢您对茶界的巨大贡献,我们也很荣幸授予您世界茶叶组织茶仙茶寿终身成就奖,这是我们授予的最高奖项。我们祝您107岁生日快乐,也崇敬您作为世界茶界泰斗的杰出贡献,您努力建设中国近代茶产业,成立第一个茶叶研发机构,成功研制第一台揉茶机,您培育中国有机茶产业,而最重要的是您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巨大,我们衷心祝愿您有一个更加自然、健康、纯美、和谐的108岁,并诚挚邀请您成为世界茶叶组织的高级顾问,再次感谢您的卓越贡献!
2017年由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新闻传播中心,中国茶品牌金芽奖评选活动组委会联合举办2016年度茶业“陆羽奖”评选活动,授予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2016年度“陆羽奖”特别奖—中华茶寿星。
2017年1月3日,茶界新春茶话会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名各界人士为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迎来茶寿,送上新春祝福!
,送上新春祝福!
2017年6月4日,在福州去逝,享年108岁!
张天福,一个茶界传奇的名字;一个茶业伟大的符号!
茶界泰斗,后世楷模!
张老一生为茶,于茶寿之年逝去,功德圆满!
张老对茶界的贡献无可取代,
更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财富!
作为张天福事业的传承者,
我们将秉承张老的茶学思想,
坚守张老的有机茶梦想,
实现张老让国人喝到好茶的心愿,
为茶业发展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