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依旧来探讨“茶与酒”这对宿敌之间的关系。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朝代更迭,中国人对茶与酒的喜爱却从未改变过,关于茶酒的俗语故事也不曾少。
老话说,“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这七分茶、八分酒并不是给茶酒打分,而是一些敬茶敬酒的规矩和讲究,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内蕴。
“七分茶、八分酒”的意思是斟茶斟酒不可斟满,斟茶以七分为宜,斟酒以八分为宜。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
那这句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临走时,王安石托他回京时带一些长江中峡的水回来。三年后,苏东坡回京考核,便路上特意到三峡取水。
王安石收到苏东坡送来的三峡水很是高兴,便取出皇上新赐的蒙顶茶,留下苏东坡一起试新茶。
茶泡好,王安石亲手给自己和苏东坡各倒了一杯,却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啬,一杯茶也不肯倒满。王安石了然: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
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茶叶,也就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
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
苏东坡听了,一句也不敢回应。从此便流传下来“七分茶、八分酒”的故事。
除了留白以显示茶的珍贵以外,只倒七分茶还有其他的原因。
一来,茶是烫的,通常装茶的盏又较小,如果倒得太满,客人喝茶时,很容易烫到嘴唇,万一不慎洒出,更使人难堪。
只有留出水面到杯口的三分距离,茶水才不会溢出,烫到端茶的客人。
二来,由于茶水太满,客人端不起杯子,无奈之下,俯首而饮,会造成种种窘态。
一般来说,倒满杯的热茶有逐客之意。此时,客人知趣的话,就会自己主动离开,从而避免双方尴尬,让双方非常有体面地结束会面。
古人文雅至此,连送客都不好直接说出口,而是通过这种约定俗成的礼仪来作提醒。
时代在变化,如今人们已忘却了许多古礼,潜意识里却仍然记得这最基础的礼节,就像生活中被人帮助会自然地回谢一般。
似清欢一直坚持,喝茶追求自然尽兴、表达尊敬即可,“七分茶”就是最好的礼节,不必再追求什么阳春白雪的多余形式。
老舍《茶馆》中北京胡同里,也流行大碗茶待客,江南阿庆嫂茶馆里的铜壶,烧的也是大碗茶,武夷山村野百姓家中敬客之茶,也用大青花瓷碗满盛,你捧起大碗仰脖喝个精光,主人才高兴。当然,若是茶艺表演所需,必用小如桃形之杯,方能展示高雅。但那是艺术,不是生活。
若是过多地拘于礼俗就会陷于礼俗,成为一位出色的礼仪家,而非好的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