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之-潮汕茶文化,带你深入了解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3-01-25 14:40 阅读:842

“漫天木棉红,潮水绕世人”是潮汕独特的一番风景,千古蛮荒之地被韩愈赶跑了鳄鱼后逐渐昌盛,可韩大人的功德不仅于此,他兴儒学,改民风,传播中原文化,其中便包括茶文化。久而久之,潮汕人也习惯饮茶。日新月异,当今潮汕已和茶紧密相结。这一方水土,适合茶叶的生长,又受到中原饮茶文化影响,潮汕人便视茶如命,将茶叶称为“茶米”。若大米是身体所需之粮食,茶米便是潮汕人灵魂所需之粮食,休养生息,契合这里尊天地,重鬼神的风俗。所以一杯工夫茶体现的不仅是好客的传统,对神明的敬重,更体现着最古朴的潮韵。但真正的潮汕茶文化是什么样的呢?今日潮凰山就带大家先了解潮汕茶的历史。


潮汕先人畲族聚居于潮州凤凰山,以狩猎种茶为生,且有饮茶的习惯,后来逐渐形成产茶区,喝茶的习惯源远流长。承袭并鼎新先贤的手泽之遗,潮汕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茶文化。盛唐,中国茶道大肆,又因佛教传入,佛家客多饮茶,这一风俗便在全国兴盛,《茶经》总其大成。(《茶经》也是潮州工夫茶烹法之本)潮汕工夫茶起源于宋,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明品工夫茶已成潮汕的风俗,当时基本家家户户已自备茶具。北宋间茶的身影还出现在了帝王的宴席间,如潮知州徐璋的《送举人》诗中记载::“银钩健笔挥颜书,燕阑欢伯呼酪奴。”(酪奴是茶的谑号)。而南宋末期更是有着赵宋君臣流亡至潮州,留下了帝昺饮凤凰茶,后被称为宋茶的有趣传说,说明了凤凰山产茶历史之悠久。


元代时潮州还保留大碗盖瓯的习俗,潮州总营王翰《游灵山》诗云:“释子不眠供茗碗,幽人无语对棋枰。”到了明代,潮州民康物阜,商业发达,饮茶已成为潮汕不可或缺的部分。像林大钦的《斋居》中讲到:“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同时,民间还出现服侍长辈不可少的的饮茶礼节——“点茶汤”。明代末年,江苏宜兴紫砂陶壶兴起,散形茶大量入市,潮汕便有了品饮工夫茶的文化,茶文化也趋于精细。此后潮汕地区每逢佳节,还有挑茶担等关于茶的表演。


茶文化之-潮汕茶文化,带你深入了解


清代,潮汕之好茶,“工夫茶”之闻名,潮汕茶叶生意之庞大,已人尽皆知。潮汕茶叶的生产,采茶,制作,贮存,已有了一套巧夺天工的流程。康熙《饶平县志》记载:“採炒不得法以致苦涩”可知饶平生产的待诏山茶和乌岽茶已经使用锅炒技术。有趣的是,清年间,妇女成为了制茶,采茶的主力。如饶宗颐《潮州志》称:“不须借奢邻妇矣”。吴震方《岭南杂记》也记载了清前期潮汕妇女集体协作采茶的场面。乐钧亦有诗介绍待诏山采茶的盛况:“百花山顶凤山窝,岁岁茶人踏臂歌。阿姊采茶侬采艼,不知甘苦定如何。”诗中“阿姊”亦即采茶者。1899年,在潮汕讲学的丘逢甲亦称:“古洞云深锁百花,香泉飞饮万人家。春风吹出越溪女,来摘山中待诏茶。”由此可知,妇女在茶叶生产中是重要的劳动力。清晚期,《明史食货志》记载:明代贡茶总额四千余斤,饶平县的贡茶之多让人震惊,也许因为出了《潮嘉风月记》记载的潮安凤凰山(过去属饶平)的“单从奇种”——“凤凰茶”,它本属皇室贡茶,又驰名海外,但“物以稀为贵”,其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


那么今日的潮汕茶历史就介绍到这里,各位茶客心中的谜团有没有被解开呢?了解了潮汕茶的历史,是否更想来潮汕一品工夫茶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茶友们来到潮汕“呷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