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群峰相连,峡谷纵横。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非常适合乌龙茶的的生长。这里茶园也是与众不同,茶树都生长在悬崖绝壁上,当地茶农利用岩石的缝隙来种植茶树。
武夷岩茶首重“岩韵”,就是指茶汤留在咽喉的岩石味、青苔味。“岩韵”为武夷岩茶独一无二的特点,是武夷山茶叶的特质与传统工艺塑造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武夷岩茶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摘,而且其采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下雨天不采、露水没干的茶叶不采;不同品种、不同岩石以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可以混着放。
优质的岩茶至今为止依然采用手工做青,这一工序一般需要14-18小时。在做青过程中,茶叶由硬变柔,含水量减少,叶面色泽由绿色转为黄亮,茶叶的清香越来越明显。
在武夷岩茶中,武夷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最为著名。大红袍岩韵最为明显,口感浓醇顺滑,香气高雅持久,而且很耐冲泡,8-9次任然有原茶的味道。
大红袍茶汤
品质好的大红袍一般都经过多次的焙火工序,这就导致刚加工好的茶叶喝起来会感觉有一点刺激,所以有经验的茶友会放一段时间再喝。放置一年的大红袍,茶汤会更加顺滑,并且茶叶馥郁的香气、醇厚的滋味并不会因此而减退,“岩韵”依然鲜明。
武夷水仙,既是成品茶的名茶,也是武夷山茶树品种的名茶。采摘武夷水仙时采用“开面采”,就是当茶树顶芽开展时,只采三、四叶,而保留一叶。
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条索沉重紧结,叶端扭曲,色泽油润而暗含沙绿;冲泡后,茶汤清澈橙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甘。
相传武夷水仙名字的由来是由于一场乌龙:传说某年武夷山热得出奇,一个靠砍柴为生的穷汉热得口干舌燥,于是就到附近的祝仙洞休息,偶然发现洞中一棵小树,树上绿叶异常厚大,就摘了几片含在口中,顿时神清气爽。此事很快就传开了,穷汉告知众人仙树位置,却因口齿不清把“祝仙洞”说成“水仙洞”,众人便称此树为“水仙树”,武夷水仙由此而来。
武夷肉桂虽不如武夷大红袍和武夷水仙的名气大,但品质优异,性状稳定,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武夷肉桂
总的来说,武夷岩茶汲取了绿茶和红茶制作工艺的精华,是武夷山历代茶农智慧的结晶。在2006年,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