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是养胃、养人的茶具,“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具有“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泡茶茶不馊”的神奇功能。
一把紫砂壶,只要你精心养育,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光、变色,最终变得“润如古玉、光可鉴人”,给收藏者、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惊喜。紫砂壶是养眼、养心的艺术品,一把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达成了绝妙的契合。紫砂壶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遗产,这份财富,属于你也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
从实用的角度看——紫砂壶是养胃、养人的茶具。
关于紫砂壶的奇妙,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编过多少传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写过多少诗词歌赋。依据本人的梳理与归纳,紫砂壶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发味留香。能够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铜壶、锡壶、石壶、玉壶、瓷壶等等。许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约而同地首选紫砂壶,自然是有原因的。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对于茶汤的孕育与形成,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几个朝代的鉴别与比较,茶客们最终发现,紫砂壶具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茶汤的色、香、味的能耐。
明代的文震亨,既是个文化名士,也是个“骨灰级”的茶客佬。他写过一本书,名叫《长物志》。“长”者,多余也。古代的文人常常用“长物”,也即“多余的器物”,来指称那些他们认为最不能丢弃的东西。在《长物志》里,文震亨这样写道:“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意思便是:用紫砂壶来泡茶,滋味浓、香气正。紫砂壶,里外都不用上釉,永远“素面朝天”。因此,一把养育得很好的紫砂壶,即便在不用的时候,也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茶香。
其次是抗馊防腐。较之于其他材质,紫砂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所谓“透而不漏”,就是说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但是又不漏水。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一双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上一天,也不会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来,手套里面就会变得湿漉漉的。因为人造革这种材质,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制成的茶壶,则具有抗馊防腐的功能。
据说,这个奇妙的功能,是被一个老木匠率先发现的。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老木匠,在承建一座庙宇的时候,将他随身携带的紫砂壶遗忘在藏经楼的大梁上了。工程结束了,脚手架也拆除了,老木匠这才想起。于是,他想了许多办法,花了几天时间,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藏经楼的大梁,取回了那把紫砂壶。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壶里的水居然还没馊。当时正值盛夏,不要说几天了,就是一天,茶汤也会变质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知道紫砂壶具有“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泡茶茶不馊”的神奇功能了。
第三是变色韬光。制作紫砂壶的泥料,俗称“五色土”。许多人相信,用“五色土”制成的砂壶,是具有灵性的。在烧制的过程中,紫砂泥会随着炉温的升高,不停地改变颜色。正如清代吴梅鼎所言:“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紫砂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改变颜色。一把紫砂壶,只要你精心养育,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光、变色,最终变得“润如古玉、光可鉴人”,给收藏者、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发味留香、抗馊防腐、变色韬光之三妙,清代的名流李渔,在《杂说》一文中才会写下这样的评语:“茗注(茶壶),莫妙于砂(没有比紫砂壶更奇妙的了)。壶之精者(最金贵的壶),莫过于阳羡(今宜兴)。是人皆知矣。”普天下的紫砂壶,大多产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那个富足的江南小镇,坐落在丁山与蜀山之间,由此而得名。自从宋代以来,那里就是一个“家家制坯、户户捶泥”的陶艺世界了。丁蜀镇上的人,依照古人的说法,“衣食所需,均惟陶业是赖”。意思是说,吃的穿的全都仰仗制陶的手艺了。60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在那儿悠闲地琢磨着、默默地传承着、努力地光大着秘不示人的制壶绝技。
制作紫砂壶的原料,并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种坚硬的、稀有的矿石。那种矿石,世上哪儿都没有,只有丁蜀镇周边的山洞里面有,自古享有“泥中金”、“矿中宝”的美誉。曾经有过外地人,包括一些日本人,试图用自己家乡的泥土来制作紫砂壶,结果都失败了。那种罕见的矿石,经过风化、粉碎后形成的紫砂泥具有排列有序、密度极高的气孔,而这些神秘的气孔,恰是保证紫砂壶拥有多种奇妙功能的物质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喝茶的族群。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话还有另一个版本,叫作:“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说“七件事”,还是谈“七件宝”,总归离不开个“茶”字。许多老茶客认为:“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乾隆皇帝嗜茶如命,甚至开过这样的金口:“朝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壶。”在盛产好茶的中国,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茶壶,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审美的角度看——紫砂壶是养眼、养心的艺术品。
宜兴的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两江总督张之洞、民国主席林森、考试院长于右任等,也都是爱壶之人。要说当代的爱壶之人,那可就没法说了。我只能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为什么许多人都爱紫砂壶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华、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从文化的角度看——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首先,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古代的先民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根本。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五行相杂,以成百物”之说。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在紫砂壶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烧制砂壶的过程中,要用木头、要用火。因此,一把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于是许多人认为,把五行五色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就是捧着万物的根本,揣着一个大千世界。因此,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阳父认为:阴阳调和,万物生长。阴阳失调,天下大乱。老子也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而紫砂壶这样的器皿,既“负阴”又“抱阳”。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阴的象征与阳的符号,都能见到阴柔与阳刚的结合。在日常用具中,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如此自然地、自始至终地体现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呢?把这样的紫砂壶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当然是有意味、有内涵,也有说道的。
其次,紫砂壶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如果说,酒文化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茶文化具有现实主义的基调,那么,紫砂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呢?我认为,紫砂文化的鲜明特征,就是自始至终地推崇一种理智的、灵活的包容主义。紫砂文化胸怀开阔,从来不走极端;紫砂文化海纳百川,坚持兼容并蓄。所以,无论是儒家的弟子,还是道家的信徒;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还俗的居士,都可以在紫砂壶的世界里,找到情感寄托和精神家园。
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中庸。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光货”的紫砂艺人来说,“不偏”、“不易”、“无过无不及”,正是他们一以贯之的追求。在色彩的运用上,紫砂艺人讲究的是:“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这不就是讲究中庸吗?
道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处于最高层次。道家追求“幽野之趣”、“闲远之思”,推崇“无执、无为、冲虚自然的清净之境”。到了魏晋时期,这一思想化成了归隐山林、浪迹天涯、洒脱不羁、超绝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模式。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花货”的紫砂艺人来说,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显田园雅趣、精神自由,正是他们矢志不移的追求。据我所知,许多紫砂艺人乐于居住在乡间,不愿意迁居都市。为的就是体验田园雅趣,图的就是方便取法自然。
佛家特别讲究缘分,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因缘而生的,因缘之外一切皆空。我国有案可稽的第一把紫砂壶——“树瘿壶”,就是在佛门圣地金沙寺里诞生的,而供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的名艺人)的师傅金沙僧,也是庙里的一个和尚。看来,紫砂壶与佛家是有缘分的。佛家认为:“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反正内求,去迷理惑”,便可以“顿悟成佛”。
可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们怎样才能获得“顿悟”呢?许多高僧认为,“吃茶去”是路径之一。赵朴初先生就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思是说,与其白白地守着千百部经书不得其解,还不如喝茶去呢。人们在紫砂壶上镌刻得最多的壶铭恰恰是“吃茶去”。“吃茶去”,看起来是句大白话,其实是禅语,个中含天机,蕴藏着想通事理、获得顿悟的门道。
综上所说,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它扎根民间,尚理崇文,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以及“民间愿景”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它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所以自从明代以来,紫砂壶一直受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
紫砂壶的品鉴、赏析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常言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我喜欢的壶,你不一定也喜欢。同样,你特别宝贝的壶,我也不一定认为是最好的。所以说,人们很难建立一个绝对客观、绝对公正的关于紫砂壶的评判体系。
现在和大家谈一谈鉴赏紫砂壶需要关注的几个点。老艺人们经常说:做壶无定法,但壶中有方圆。他们所说的方圆,就是关于壶的规矩,就是做壶、赏壶的基本原则。已故的艺术美术大师顾景舟先生认为,一把好的紫砂壶,应该是“形、神、气、态俱佳”。“形”指外形,主要指紫砂壶的轮廓与面相;“神”指神韵,指称紫砂壶的精神风貌;“气”指气质,与紫砂壶的用料、色泽以及各个部件的搭配、协调有关;“态”指仪态,涉及紫砂壶的大小、高低、胖瘦、刚柔等方面。顾先生认为,这四个方面如能够“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另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认为:“通理得趣才为上乘之器。”“理”,主要指物之理;“趣”,主要指情之趣。所谓“通理”,就是要实用、好用、经用,要在容积的大小、身段的高矮、壶嘴的曲折以及各个部件的设计等方面力求做到合理。所谓“得趣”,就是要有情趣、雅趣、机趣。有趣为上,无趣为下;趣高为上,趣寡为下。一把理、趣兼备的紫砂壶,才能满足日常家用与性情陶冶的双重需要。
对于紫砂壶的鉴赏,本人也有一点思考与心得。我的鉴赏标准是:一把品质优秀的紫砂壶,应该具备四个特征:首先要好看,令你一见倾心;其次要耐看,令你百看不厌;第三要有意味,令你觉得妙不可言;第四要有缘分,令你感到特别惦记。
所谓好看,就是要养眼,要出众,要在林林总总的紫砂壶中超凡脱俗、风骚独领,使人过目不忘,一见倾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养眼不是抢眼,出众也不是出位。那种企图通过奇异的造型、怪诞的装饰来抢夺众人眼球的作品,虽然具有视觉上的诱惑力,但由于过于花哨,是不可能养眼的。
所谓耐看,就是要经得起仔细地看、反复地看,令人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有些壶,乍一看惊心动魄,再一看粗制滥造;今天看花枝招展,明天看兴味索然。优秀的艺术品是有神韵、有灵魂的。能否将飘逸的紫砂魂凝聚在作品中,是对紫砂艺人最苛刻的要求与考验。因此,要达到经看、耐看的标准,不仅要求作者在设计理念上有内涵、有创意,同时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无可挑剔,每一道工序都完成得尽善尽美。
所谓有意味,是指作品有思想、有哲理、有玄机、有趣味。高层次的思想、哲理、玄机和趣味,常常又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揭示的就是这一特征。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描述的也是这一现象。对于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哲理、玄机和趣味,人们常常会笼而统之地称之为“妙”。妙是一种境界,一种天趣,一种令人感到其味无穷、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因此,如果一把紫砂壶,能够让人感到妙不可言了,那一定是壶中精品、紫砂极品。
所谓有缘分,就是在你离开它的时候,你老是想念它。它的相貌,它的影子,老在你的眼前晃荡。这一条特别重要,也是我最新的体会。你特别惦记的那把壶,买回家来一般错不了。如果不买,你的心里老是会不舒服,日子也就过得不快活了。等你下了决心准备去买的时候,早被人家买走了。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遗产,这份财富,属于你也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我们应该多了解紫砂壶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有条件的朋友不妨将家里的、办公室里的塑料杯子、酱菜瓶子、“腐败”杯子换成紫砂壶,充分地领略一下紫砂壶的神韵。我相信,有了一把自己所钟爱的紫砂壶,即便生活在浮躁的、喧嚣的、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变得从容、丰富、风雅起来! (云南茶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