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多彩茶乡,从小谙熟茶事,胸怀对故土乡情执着守望,乐享关乎茶与生活点滴感悟。茶类微信:htgy0595,期待与您相遇!
出生于安溪深深的大山里,小时候山里只有茶树和水稻良种农作物,可是贫瘠的土壤并不适合水稻的生长,产量一直很低,一般只够自己家庭吃,根本卖不了几个钱,九十年代,随着茶叶价格的上升,水稻慢慢就被抛弃种植了。就这样,大山里唯一的农作物也是唯一的经济产物就是茶树了。
安溪有个地方特色——农忙假,在茶叶季节,一般学校放假14天左右。上学时,谁都喜欢放假吧?但是安溪茶农家的孩子那会最怕的就是放假了。在这假期里,除了帮家里收拾茶青还是收拾茶青……
茶树喜欢生长在山上,世代安溪茶农深谙这个道理。那个年代,村里摩托车几乎没有,再说上山的小路根本没经济能力拓宽,所以上山唯一的途径就是双腿。上山送饭,上山挑茶青……
10岁以上的孩子,男孩主要的任务就是送饭,挑茶青,晒茶青,女孩子主要就是采茶,挑茶青,晒青。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瘦小的身体,挑上二三十斤茶青,穿拖鞋或是光脚丫,踩在布满砂子的崎岖小路上,下山时,颤抖着双腿,咬着牙,注意力别提有多集中了,为了赶紧回到家。
大人总是告诉孩子们,快点回去,路上别玩,小心茶青“闷死”,这个概念从小就埋藏到心里了:茶青捂坏了,就做不出好茶了。一路不敢多歇,不敢贪玩。渴了,到有泉水的地方,小嘴对着泉眼直接咕噜借口,双手捧几把水,洗洗脸,甩甩双手,继续下山……
记得有一回,为了好走,大人让穿上解放鞋,脚是不疼,好走了,下山时踩到砂子上,一个踉跄,一屁股摔地上,肩上的担子一下不受控制,往路边的山腰滚了下去。眼睁睁的看着装着茶青的布袋往小溪里“跑”。都知道,采茶讲究“雨时不采”,这下可好,茶青湿了大半,使劲了吃奶力,从小溪里把茶青扛到小路上,抱着忐忑的心,继续挑回家,一顿臭骂……
茶季的每天造成起床,全身酸痛,双腿都不敢迈开步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里知道,闭上眼睛,大步跨出去,一会就忘了。
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无法选择,穷乡僻壤,只能抱守着茶树,只有茶树才能换来钱。70、80年代出生的伙伴们,应该99%都体验过这样的挑茶青经历吧,如今回想起来,感觉还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
PS:由于年代久远,所配图与文不搭,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