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李洪玉:逆风飞扬一叶情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3-02-18 02:30 阅读:535

小小年纪他就扛起家庭重担,放过牛,种过地、挖过矿。左手残疾,他用一只手炒出回味无穷的茶香,从采茶人到坚守“匠心”的制茶大师,再到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多舛的命运里,他选择逆风飞扬,从建立茶叶加工小作坊到成立茶厂再到注册公司,他自立自强,坚韧乐观,由柔弱芥草逆势成长为参天大树,绘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画卷。


走进新化县城蒙洱茶业,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李洪玉:温杯、茶芽入碗、冲泡封壶、倾茶入杯。一根根茶叶,经李洪玉的巧手捻泡过后,一杯花蜜香、甘鲜味的红茶就此呈现,馨香四溢,回味甘甜。一盏茶、一叶情,沉淀了李洪玉对茶的热爱。四十年里,坚守茶叶品质,专注做好每一片茶,一路走来,他的道路比普通人要更加艰辛,步履也更为坚定……


事茶:穷且益坚


北纬28°,海拔1200米。峰峦起伏的雪峰山脉深处,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川坳村茶园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的茶树在冬日暖阳下忍不住吐露新芽,在茶园中培管的茶农正忙得不亦乐乎。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板页岩土壤,是茶叶生长的天然优质环境。自唐代以来,这里便是贡茶生产之地。李洪玉祖辈们便世代栖居在这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以茶为伴,靠茶为生。


然而,李洪玉的童年是极其不幸的。不到1岁时,他不慎摔入火堆,造成面部变形,左手手指全部烧毁,从此就落下了残疾。1978年高中毕业,由于残疾,不能参加高考,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虽然与大学无缘,却与茶结下了终生之缘,回到家中,他为生产队和公社茶场放牛并跟随父亲学习种茶、制茶。


屋漏偏逢连夜雨,1981年58岁的父亲因病去世,同年大哥大嫂又分居立业,母亲带他们兄弟姐妹6人相依为命,最小的妹妹刚满九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随着两个姐姐在年底出嫁,生活的压力接踵而至,李洪玉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984年,他进入奉家公社东风茶场工作,一边在茶厂工作,一边耕耘着三亩多地。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李洪玉:逆风飞扬一叶情


在茶厂他虚心向老茶人学习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技术。在家里学着如何种田,还利用午间与晚上的休息时间给附近的社员剪头发,换几元钱给弟妹们交学费。4年后,李洪玉从亲戚朋友处借钱,承包了本村的茶园,自己独立经营起了一家小茶厂。上世纪末,行情不景气、茶叶销售不畅,新化茶产业链严重受损,导致不少原本以茶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茶农放弃茶园,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为了寻觅生路,李洪玉也像千千万万的贫困农民工一样,在1995年加入南下打工的热潮中。身体有缺陷,又没一技之长,他只好来到广州韶关挖铁矿。到了工地,拼命干了一周却毫无收获。后来在老乡的推荐下,他进入了柴山砍柴,每天基本上要砍十来个小时,努力砍了一个月,才挣了几百元。痛定思痛后,他明白茶才是他这辈子安身立命的根基,于是连夜买了回家的车票赶了回来,决心将家里的茶做好,余生以茶为生。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李洪玉:逆风飞扬一叶情


兴业:否极泰来


新化红茶始于晋,兴于唐宋,昌于明清,盛于民国与当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这里更是湖南红茶的源产地。虽然,新化红茶的荣光后来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但其上千年的历史沉淀,赋予了新化独特的种茶、制茶和饮茶文化,也孕育了好几代制茶人,李洪玉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传统制茶技术的第十四代传承人,李洪玉一辈子与茶叶打交道,深谙茶叶习性,坚守茶叶品质,一杯好茶也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此他多年来只做一件事——种茶、制茶。


一杯好茶的诞生,始于“寻山问水”,成于“寻师问道”。为了提高茶叶品质,他参加农业新技术培训班、残疾人SYB创业培训,并多次自己掏腰包到安化、浙江等地实地交流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等知识。


2001年,他承包了奉家镇东风茶场的几百亩茶园,办起了村里最大的茶场。2011年,他成立新化县桃花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蒙洱品牌,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600多亩,开启了复兴新化红茶的新征程。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李洪玉:逆风飞扬一叶情


为跳出小农思维,构建高品质茶叶产业链,李洪玉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签订了茶树新品种引进和适应性鉴定试验种植合作协议。他将瑶人制茶的古法与现代生产工艺创新结合,围绕湖南红茶“花蜜香、甘鲜味”的品质特点不断融合创新,从“萎凋”“揉捻”到“发酵”“干燥”的道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一丝马虎。为了做出高品质的红茶,发酵阶段他夜里每隔半小时就起来观察。有志者,事竟成,最终他创制出了紫鹊十八红、錾字岩、雪芽、月芽等10多个优质产品。其中“蒙洱茶”与“十八红”系列产品,相继被评为第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国际茶博会茶祖神农杯名优茶“金奖”、湖南省第三届“潇湘杯”名优茶评比金奖、湖南茶叶博览会茶祖神农杯名优茶产品金奖,得到了全国茶叶界专家的称赞及省内外茶商的青睐。


2014年,在李洪玉的带动下,奉家镇茶叶产业发展日益蓬勃壮大,奉家茶叶产业成为了新化县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李洪玉:逆风飞扬一叶情


▲收购村民鲜叶


筑梦:大爱芬芳


“一花独放不是春。”李洪玉不仅通过发展茶叶产业自家致富,其公司还与268户、106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合作机制,形成茶叶栽培、采摘收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带领当地贫困群众共同致富,是当地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茶王”。


目前,蒙洱茶业共有茶园基地1600多亩,年产茶1万余斤。李洪玉表示,每年清明谷雨时节,茶农每天的采茶量有的多达上千斤,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地通宵制茶。除了为自家制茶,还主动帮助村里的茶农加工茶叶。一生勤劳善良的老茶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对于残疾人朋友,他深知其生活不易,更是全力支持。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户与残疾人脱贫致富,他开始招收残疾人、贫困户学徒。学徒期间,免费为他们提供种苗,栽培技术、保底收购他们种植的鲜茶叶来加工,时常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培养他们“身残志不残”,“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的坚定信念。七年多来,在他的精心带动下,公司共有37名残疾人和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相继脱贫。


湖南红茶“十大制茶工匠”之李洪玉:逆风飞扬一叶情


他本人也相继被评为新化县“脱贫致富模范”、“道德模范”、娄底市残疾人创业“自强模范”和湖南省“阳光致富带头人”,2020年被新化县敬老助残协会授予“敬老助残、爱心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被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助残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蒙洱茶、推广蒙洱茶,让更多人因茶受益、因茶致富,蒙洱茶业决定挖掘贡茶文化、推进“蒙洱庄园”茶旅项目建设。如今的蒙洱茶业正逐步从第一产业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蒙洱庄园”即将建成,预计2023年上半年对外开放。


当别人在为命运不公而悲哀彷徨时,他却为梦想插上翅膀。正是在李洪玉这些制茶工匠的默默坚守下,新化红茶成就了一方产业,并不断浸润着这一方水土的内涵气韵。一路走来,生命跌宕,茶香却逆风飞扬,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作者:吴涛


责任编辑:邓放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