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通过饮茶实验研究表明人体经络可能存在这一研究科学吗?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3-02-26 10:45 阅读:913

首先它缺失点儿重要的东西。


一,受多学科广泛承认的经络的具体定义,或经络这一生理学猜想的定义;


二,茶中的哪项有效成分是你的研究对象?不能光说个茶,一杯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成分都是水,只说茶的话从严谨的角度那更多验证了水在其中的作用;


知乎用户回答 毕导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毕导” 15840人赞同了该回答 今天我准备组会ppt摸鱼的时候看到一条消息: 复旦团队发表学术论文,通过喝茶研究出了人体经络的影像!


科学中的沙雕实验,毕导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看着上面这张漂亮又猎奇的科研配图,我知道,又到我开工的时候了。


一、这论文是在搞笑吗?还真不是! 我首先下载了这篇论文的原文《Infrared imageries of human body activated by tea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meridian system》,翻译一下是《茶激发的人体红外图像表明经络存在》。


看到这很多朋友们就要问了, 什么是经络(meridian)呢?


经络是中医概念,是全身气血的运行通道。它纵横交错,将人体四肢、腑脏连接在一起。我们经常说的“打通任督二脉”,就是这个概念。 (我感觉现代医学的观点下,经络就是某些体液的某种通道吧。我不懂中医,以上描述都是我现查的!如果有读者中有学中医的请批评指正!)


人体经络图 论文作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给42名半裸的实验人员喝了12种不同的茶,并立刻用红外成像给他/她拍照,观察体表温度分布。想想这个实验还有点羞羞的是怎么回事


结果非常 AMAZING 啊!喝完不同的茶后,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会迅速上升! 而这些部位恰好是由人体的12条经络所连接的位置!而且12种茶恰好还对应着12条经络!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我帮大家总结如下图。


茶与人体经络的对应关系 文章以此论证了经络的存在性,并认为喝茶实验的思路揭示了靶向药物设计的新方法。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对这篇文章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的表情是这样:


根据我之前的经验,如果一篇论文的发表期刊不是正经学术期刊,作者不是正经科研人员,那基本能判定文章是乱写的了。但当我往下查后,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这篇文章的4个单位都是正经单位,10名作者也都是正经作者!


其中通讯作者李辉,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李辉教授是人类学专家,曾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还出版过哲学著作《茶道经》、诗集《茶多语》。我想,经过这些年,李辉老师的手茧,泡在水里会有茶色蔓延。


图源自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官网,他有一个很可爱的官网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还有Science的报道!总之很强。


李辉教授官网再看期刊,本文发表于《Quantitative Biology》。 这个刊以前是世界四大学术出版商Springer旗下的期刊,由我国主办,主编们很多都是清华北大中科院的,影响因子0.9。虽然这影响因子你可能看不上,它也不是SCI,但也是有正规peer review的,一方水刊养一方人么。


这个期刊自2021年起被Springer移交给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就是你买教材的那个高等教育出版社! 所以这期刊也是正经期刊!出版社也是正经出版社!


我惭愧地陷入了沉思,看来之前是我误会作者了。是啊,为什么喝茶就不能作为科研方法呢?为什么喝茶就不能证明经络的存在性呢?怀着对科学的好奇,我打开了这篇21页的文献仔细阅读,竟然发现了茶的美妙世界!


二、李辉老师是怎么设计的实验? 很多读者可能对这个实验嗤之以鼻,觉得喝茶谁不会? 大错特错! 李辉老师的喝茶实验十分严谨,甚至有些苛刻。看完你会觉得你这辈子的茶都白喝了。


他共招募了42位志愿者,17男,25女。必须是身体健康、器官健全,而且特别要求不能胖!男性平均BMI是22.0,女性是22.9,BMI指数大于26的直接淘汰!你自己反思一下,你有没有资格喝他的茶。


这是因为脂肪会显著掩盖体内的热量!你喝了半天茶,结果红外只能拍到你一身热乎乎的肉肉,经络这个概念在你身上也就失去了意义。


随后这42位志愿者在2018年7月的一天踏上实验的征程。我开始以为既然是实验么,应该是封闭在某个实验室里每天喝茶记数据。


但李老师显然考虑得更加周全:憋在实验室里喝茶,人可能会精神紧张,影响数据的真实性。于是他们直接去了福建的一个茶叶庄园做实验。


我一搜,好家伙,还是个度假景点!


但喝茶实验并不简单,志愿者实验期间不能摄入任何盐和调料,只能吃蔬菜、水果、清水煮肉。看完我直接就想把200斤的亚清送去做实验。


细读实验部分,我发现除了这42名实验员,还有一个特殊实验员被李辉老师反复提到,文章中代号“M0”。


M0比其他的实验员更苦,他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预实验。他先绝食了三天,然后独自喝了512种茶,优选出了最适合本次实验的12种茶!甚至文章中所有的半裸红外影像也全都是M0的身体!我个人觉得他线条还不错,就是要做好表情管理(误)。


我不知道李辉给了M0多少钱,为什么M0对实验如此热情,而且膀胱能如此坚挺?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M0喝百茶!


直到最后我才发现,M0就是李辉老师,李辉老师就是M0!


更震撼的是,文中提到,M0在喝了一个月的黄茶之后,竟然还治好了自己的左肾结石!让人看完直呼李老师发生肾么石了!


也难怪李老师喝黄茶的时候表情这么开心,画风和别的茶截然不同。


功效这么强的话,我寻思以后医院碎结石也别整什么微创超声波了,直接将黄茶列为处方药,以后就零创发茶包吧。


三、李辉老师是怎么挑的茶? 我开始很困惑,毕竟我不懂茶,平时也就喝喝冰红茶和喜茶。为什么李辉老师要研究茶和经络的关系?不同茶之间区别会有很大么?为什么不是红酒、咖啡和经络的关系?


读完文章我悟了,茶和中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对应关系很正常。你要是整个 黑咖通手太阴肺经 、 拿铁提足阳明胃经 , 卡布奇诺打通任督二脉 ,这文章科学性就要打个折扣了。


李老师选择了对经络有显著影响的六大茶类:黄茶、黑茶、白茶、绿茶、青茶、红茶。 具体又分13个品种。在论文的Methods部分,李老师详细介绍了每种茶的产地、风味、最佳泡茶方法,可以说是茶界老泡儿了。


以前的论文里,实验方法这块我都是跳过不看的。但这篇论文的tea making一节让我获益匪浅,不仅种草了一堆没听过的茶,还懂了正确的泡法。我恨不得立马花129块再买李老师几节课。


我把这部分的精华总结成了下面这个表格,哪怕你不信中医,但这张表格一定能让你认识不少中华好茶,种草一款适合你的茶。比如你觉得自己膀胱冷的话,不妨多喝绿茶。


我决定发完这篇推送我一定要去买一包茄子味的茶尝尝。


前几天的一条新闻还提到,李老师凭借自己的学术功力复原了唐代的黄茶工艺,成功带货,成为了贵州的扶贫项目!


等等,李老师复原的黄茶,不就是治好李老师自己肾结石的茶吗!李老师这真是太有自治之明了吧!


四、具体的喝茶过程 回归到实验,还是比较简单的。首先,志愿者要脱光上衣,在室温下静坐20分钟。文章中说了,男女是分组实验的,请读者不要乱想。


待心情平复之后,开始喝茶。室温控制在26-28度。我开始觉得正是七月酷暑,为啥不直接开到16度让大伙凉快点 ?直到我学习经络理论时才发现,这个实验设置是很科学的。


志愿者在30分钟内,分三次喝茶,每次喝300ml,每次喝完2分钟内即用红外成像仪拍正面照和背面照。想想那个场景,对每位参与者来说应该也是一次快乐而难忘的回忆。


我太喜欢这个图了我要再放一次 但这个结果也比较夸张。图中最热的大红色是34°C,最低的蓝紫色是27、8°C,如果真的喝了口茶2分钟后就打通经络,脑子瞬间就比肚子热了七八度,那我当场嚼上一包茶叶,打通任督二脉,又可以踏平美利坚,活捉特朗普了!


此外实验还有一些更细节的发现:比如喝完黑茶中指最热、喝完白茶大拇指最热、喝完青茶食指最热…… 李老师你确定不是杯子太烫了吗! 看完我只想喝口黑茶压压惊。


五、结语 关于李老师的工作,我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总之,实验是精心设计的,成果也是有原始数据的,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是完整的。结论大家就自己见仁见智吧!


我对中医经络等知识完全不了解,个人感觉李老师的实验还有一些后续改进的空间。


比如样本目前还比较小?有无对照试验甚至盲测实验?人体固有的温度波动?最重要的是,6种茶的分类是近几十年里根据茶的焙火程度分的,而十二经络貌似是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这两者相隔两千多年,为何在冥冥之中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期待李老师能破解这背后的原理。


李老师在最新回应中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探索研究,绝对称不上完美,但是完全可以第三方独立重复验证,已经有很多团队联系跟进重复实验和深入探索。”


我就是跟进重复实验的一员,目前我已经拉着周围的人加入了喝茶实验的大军!


我想这篇论文别的不谈,至少给我日常饮茶多了一份学术雅致,多了一层养生之道,也给我的科研生活带来了快乐,也算是对茶文化的丰富和发扬了!我现在就去喝茶了!


参考文献 1、Jin W , Tao Y , Wang C , et al. Infrared imageries of human body activated by tea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meridian system. 2021.网址。


2、黄帝 等。 《黄帝内经》[M], 西汉。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毕导”


编辑于 2021/5/7 17:00:12 鬼谷弈邪 公号:弈邪录|微信:Near-Rival 359人赞同了该回答 活脱脱的智商鉴定器。


初看标题还以为卖茶小妹的广告呢,一看作者原来是李大湿,顿时了然。


如果一个教授每天忙着做生意,那么他的的风评可能会不太好,譬如说学术浮躁啦,利欲熏心啦。反之,一个商人业余时间搞科研发文章,这听起来是不是立马就变得励志起来了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教授此前“论文”中的神论——


“上海人只有四种Y类型,第一种Y-O1,占1/4,第二种三支原Y-O3,占3/4。 O3-F11是伏羲,从6800年前的湖南高庙和浙江马家浜文化开始。“对这些帝王我们进行了基因检测,看看(中国人的基因来源)到底是不是这个基因,现在基本倾向于“是”。” O3-F46是炎帝神农,从6500年仰韶文化濮阳西水坡大墓和5900年上海崧泽文化开始。 O3-F5是黄帝,从5300年红山文化建平牛河梁金字塔和5300年上海良渚文化(原话)开始。”


不仅如此,其人还在《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一文中公然捏造数据,发表民科言论。要知道,彼时的复旦根本不具备测古人骨的技术,特别是史前遗骨,即使具备也不可能在短短两年内搞定四个遗址。此外,诸如“98%的芬兰人祖先是汉人”,“Y染色体进化论”这些东西,相信任何受过基本教育,智商正常的人听着都觉得扯淡,根本不值一驳。


再一搜——


原来是真就是卖茶啊,那没啥事了,大家散了吧~


编辑于 2021/5/7 18:15:59 愤怒的团团 纽约大学化学系博士在读, 公众号:愤怒的团团 32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挺有意思的。


1 复旦大学是个好大学,没有问题


2 李老师是个好老师,没有问题


3 茶叶是好茶叶,没有问题


4 喝茶的地点是个好地点,没有问题


5 喝茶的群众是好群众,没有问题


6 杂志也是个好杂志,没有问题


7 审稿人也是好审稿人,没有问题


以上好像都没有问题,但是,好像合起来看好像又有点问题,那么问题来了:


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是不是我有问题?我是什么成分?含多少咖啡因?又含多少茶多酚?我到底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动物有没有经脉?那冷血动物呢,比如说龟龟?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