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加工工艺简单又古老,简单在只要四个字“萎凋、干燥”就可以道明,古老在这一工艺可能是茶叶最初的加工方式。在蒸青饼茶工艺没出来前,人们对茶叶的加工是比较原始的,可能是直接利用晒干茶叶的形式制茶,就像晒干食物一样来达到长期储存的目的。
有人认为,白茶的起源便是古时原始晒干茶叶收藏茶叶的方式,那么是否可以说,白茶出现还要早于后来蒸青制饼的绿茶呢?这个观点争议性很大,大家普遍认为绿茶是六大茶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类,是最早的种类,在唐代,蒸青制饼就很成熟了。而现代白茶相关记载是在田艺蘅《煮泉小品》,现代白茶工艺成熟时间是在清代。
言归正传,往深了说,白茶的工艺流程是萎凋、烘焙、毛茶、拣剔、复焙、成品茶。其中萎凋工序是形成白茶风味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萎凋?萎凋的过程是尽量不人工干预的,当然摊晾时免不了要人去将鲜叶摊放在篾箅或竹席上,或放在微弱的阳光下进行阳光浴,或放在通风且透光的室内自然阴干,又或者靠设备萎凋槽来进行萎凋工作,靠机器来送风送热,等萎凋到七八成干的时候,那么就到了下一步干燥工艺,可以用文火慢慢烘干,也可以阴干,还可以放在大太阳底下晒干。
总的来讲,白茶萎凋工序分4种类型,第1是日光萎凋,俗称日晒。第2是室内萎凋,俗称阴干。第3是复式萎凋,是2种萎凋方式的结合,因为有时候天公不作美,茶叶晒着晒着天就下雨,不得不移到室内,必要时通风、供热,提供有利于白茶室内萎凋的温湿度。第4种就是萎凋槽萎凋,是现代白茶大规模生产的重要基础。
萎凋的目的不纯粹是为了让茶叶脱水等发生物理现象,萎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茶叶,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不仅是表面的脱水、茎、叶萎蔫,色泽暗绿,内在的是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
白茶的干燥工艺分3种,第一是日晒干燥,第二是设备烘干,第三是用炭火的焙笼干燥(炭火烘干白茶)。不同方式,用时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白茶烘培次数2到3次,温度80℃至110℃,历时10到20分钟。总之,虽然看着萎凋、干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不容易,不足外人道也。白茶工艺的不炒不揉,是特别的,也是可爱的,是形成自身淡雅风味的关键所在。
文|小詹茶肆(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更多精彩白茶知识,欢迎关注【小詹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