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盏清香的中国茶,顿时令世人瞩目,这其中就包括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以“祁门香”闻名世界的祁门红茶。
消息传来,在祁红故里,祁红人欢呼雀跃。围绕这次成功申遗,各媒体纷纷发文庆贺。新华社记者也二度采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门红茶协会会长、天之红董事长王昶。
(点击图片可查看原文)
11月30日,在“中国茶”入选人类非遗的第一时间,新华社采访王昶并发文:传承“祁红”制茶技艺 打造富民“金叶”。文章讲叙了作为入选人类共同财富的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用图片和数据记录了王昶全身心投入祁红事业的工作日常,介绍了王昶传扬祁红非遗技艺,提升祁红产品品质,带动企业产业发展,造福万千茶人的真实事迹。
(点击图片可查看原文)
12月2日,新华社再次采访王昶发文:“匠心记:祁门红茶 祁红特绝群芳最”,并配发采访视频。生动讲叙了王昶与祁门红茶缱绻缠绵的动人故事。
文章介绍,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一百余年的生产历史,拥有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的美誉。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门红茶初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过程,整个初制流程从清明前一直持续到6月。精制环节有十多道工序,其中拼配最为关键,祁门红茶品质很大程度取决于制茶人分寸拿捏之间的“功夫”,只有精湛技艺才能酝酿出独一无二的 “祁门香”。
文章描述,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56岁的王昶出生于祁红“故乡”、祁门县,他一生用心守护着这片神奇的 “东方树叶”。王昶从小就与祁门红茶结下不解之缘,茶香陪伴着他的成长之路,滋养了他对祁门红茶深厚的感情,甚至到一天看不到茶叶、闻不到茶香,心里就不踏实。
文章还介绍了王昶的创业之路。2008年王昶成立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创 “天之红” 茶业品牌。他一面传扬非遗制作技艺,一面大胆科技创新,以文化和科技赋能祁红产业,推进祁红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5年“天之红”代表祁门红茶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获得金奖,2019年、22年“天之红”祁门红茶又以高分二获 “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大金奖”。王昶传承非遗技艺和匠心精髓,制作出的 “天之红” 茶越来越受到业内认可和市场欢迎。
文章忠实地记录表达了王昶的心声。为了让祁门红茶走得更远、惠及更多茶人,王昶毫无保留地传授祁红制作技艺,还通过非遗进校园,打造有影响力的茶事活动,与高校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宣传祁红文化。近年来王昶在祁门红茶非遗传承、品牌建设、标准制定、品质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力推动祁红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王昶梦想,将生长在祁门这片土地上的绿叶打造成富民“金叶”,让茶香飘万里,为华茶争荣耀。这早已融入王昶的血脉深处色彩斑斓的梦想,在不舍寸功中开花,在日夜坚守中结果,在砥砺奋斗中闪光。王昶,为追逐祁门红茶的振兴梦想一直在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