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一场临时会议,张天福把自己三年来呕心沥血筹建的福建示范茶厂、毫无保留地交给吴觉农先生接管。
得知张天福职务变更的消息,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第一时间寄来了邀请信“回来吧,母校欢迎你!”林景润崇高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可贵,固存于学识的高深,能力的优强;而尤要的,还在于品格的高尚。”
校长的信,与其说是“雪中送炭”,不如说是对一位年轻实干家品格高尚的赞颂与鼓励。张天福收到母校校长的来信,如释重负,感激万分。就这样,1942年年底,张天福交接完毕,告别了亲如兄弟的茶厂职工:“再见吧,兄弟!”“在不同的岗位,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
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看到张天福又回到了自己身边,十分高兴。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张天福成熟了许多。校长先聘请他作副教授。不久,再聘他为教授。后又担任校长职务。
张天福犹如一粒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把它放在哪里,它都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林景润慧眼识珠,既了解张天福,也十分信任张天福。张天福也不负信任将教学办的有声有色。他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校风,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学校办起了一个木工厂,工厂制造的九一八揉茶机,既制茶,又可作协和大学茶叶制造课程实习之用。
在其严格要求教学下,学生林漱峰、林桂镗等都成了茶业专家,为茶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林桂镗曾远赴非洲国家马里、西亚阿富汗,帮助马里、阿富汗人民种植茶叶,贡献突出,为祖国争光,更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后来还担任了省农业厅厅长的职务。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作为老师的张天福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