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柑成熟的三个阶段分别为:青柑、二红柑、大红柑。因此,成皮也会分成青皮、二红皮、大红皮三款。
我们到底收藏哪种皮好呢?下面就分析一下几款皮的不同。
■ 立秋至白露(8月初-9月初),采摘青柑皮
青皮的颜色呈青绿色,是柑还未成熟的阶段。
皮色:经过一段时间陈化后,外皮呈青褐色,陈化时间久一些呈青黑色。
油室: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
内瓤:橘白部分雪白,紧密光洁,无浮松,橘白陈化后呈淡淡的米白色至淡黄色。
皮相:拿整张皮来看,皮张比较小,触感硬,皮比较薄。
储存:不易蛀虫,青皮在后期存放中比较省心,容易储存,较好打理。
性较烈,味辛、口感较苦,气味芳香。
■ 秋分至立冬(10月初-11月初),采摘二红皮
随着柑慢慢成熟,颜色微微变黄,但未完全着色称为二红柑,二红皮的外皮呈黄绿相交或黄中带绿,依然未完全成熟。
皮色: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后外皮呈褐黄色,陈化时间久一些(这个久可以理解为10年甚至更长时间),外皮则变成棕黑色,有无数大而凹的油室,皱缩比较明显。
内瓤:橘白部分雪白,呈海绵浮松状,但不明显,橘白陈化后呈淡黄色至棕黄色。
皮相:成皮大小适中,较硬,皮较厚。
储存:因其已半熟,甜度适中,储存已经有蛀虫的可能,但不及大红严重,比较耐存,较好打理。
性温和,味辛,口感微苦带回甘,气味芳香(梅江塞口的二红至大红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层次丰富的独特口感,被行家戏称为“风油精”味。)
■立冬至冬至(11月初-12月末),采摘大红皮
不过一般为了大红柑的品质,柑农和品牌商会从十一月中开始分批采摘(最早一批成熟的如果不摘就掉到地上烂掉了),到了采摘大红柑的时候,柑已基本完成着色,外皮呈金黄色或橘红色,不带青色,生理已经成熟。
皮色:大红皮陈化后外皮呈棕红色至棕黑色,或者红中透黑,有无数硕大而深凹的油室,皮的皱缩十分明显,有种猪鬃的感觉。
内瓤:橘白部分雪白,橘络呈海绵浮松状,橘白陈化后呈淡黄色至棕黄色,年份越老内囊脱落越多,称为脱囊,脱囊程度也是判断陈皮陈化年份的一个标准。
皮相:成皮片张大,质软、皮厚。
储存:因大红柑糖分高,容易蛀虫,不易储存,需要精心打理,尤其在最初五年,属于比较容易蛀虫和发霉的阶段。
性温补,味辛较甜,带比较浓郁的醇厚甜香。
综上所述:新会柑的成熟度越高,口感会越甜香,“脾性”也越温和,更符合日常调理、品饮和入茶做菜,但储存的风险也越大。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我们遇到很多朋友问,陈皮到底好在哪里?关于青皮红皮的功效这里单独拿出来再做个对比:
■青皮
归经:肝、胆、胃经。
能破气解郁,有疏肝利胆、消积化滞之功效,多用于肝郁气滞、乳腺增生、胸胁胀痛、积食腹痛,久疟癖块等…常用于入药理症。如果要归纳成更精炼的,则可为:疏肝胆、破淤滞、散气结。
青皮药用价值高,但药性较烈,不可多用、常用,最好在专业指导下使用。这也是小青柑比较受欢迎的原因,10年以上的熟普能够让青皮的药性得到一个缓冲,我们有不少会员反馈,说小青柑对乳腺增生有效不是骗人的。
■ 红皮(包括二红皮、大红皮)
归经:肺、脾经。
主要功效:理气和胃、健脾燥湿、清肺化痰。
《本草汇言》曰之:“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
红皮性质温和,且对脾胃的调理效果显著,我们再配合一些药食同源食材(老陈皮有天下第一和药的美称)。另外,红皮因为树种、年份、产地、储藏环境的不同,每款皮的口感也各有特色,这也就有了很多爱好陈皮品鉴和收藏的朋友。红皮能在日常中广泛使用:煮水、泡茶、煲汤、烹饪,养生保健效果显著,使用时没有太多章法和禁忌,男女老少均可适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