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藤条茶?
在云南临沧的部分茶区,会看到很多茶树枝条弯曲细长如藤条一样,从这样的茶树上采摘制作的茶叶就叫作藤条茶。
藤条茶主要分布在双江县勐库镇及沙河乡、忙糯乡许多村寨的老茶地里,这种茶树叶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岔枝上长着几十上百根又细又软又长的细藤。一根根细藤的下段也裸身无叶,只有藤条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整棵茶树看上去带有一种柳树低垂柔软的姿貌。
藤条茶是如何形成的?
藤条茶的形成并非来自基因,它并不是一个茶树品种,而是一个传统的茶树园艺,是后天人为形成的。据当地的茶农说,是他们长期以一种特殊的采摘方式而长成的。
在每次采摘的时候保留顶端的一两片叶,同时把枝条上其它分枝全部去除,这样一来所有的营养就只供应顶端鲜活的部分。之后每次长出来的分枝也如之前采摘般去除,只保留顶端的细嫩芽叶,这个枝条就会越长越长,时间长了就呈藤条状。
在陈宗懋所著的《中国茶业大辞典》里介绍了此种采养方式叫“留顶养标”,即除枝条顶端新梢外,其他侧枝所有芽和新叶全部采净的手工采茶方式。能促进茶树长高,但分枝极少,每批大部分新梢接近成熟时开采,采摘批次少,采下的新梢较为肥壮。
藤条茶的历史
其的雏形可能早在明代及以前就已出现,成熟于清朝,并在清末民国得到大规模推广。清朝咸丰光绪年间,云南的老茶区双江掀起了大规模汉化的潮流,大量来自临翔、凤庆与云县等地的汉人定居双江,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艺,对当地原始粗放的茶业进行提升改造。这其中就包括了学习先进的藤条茶采养法,故使得藤条茶园遍布澜沧江中游两岸的双江、永德、临翔、景谷、镇沅、景东与澜沧等地。也有说法认为,藤条茶雏形源自景东,然后经过千百年的不断的总结与改进,其采养法最终在双江成熟,然后再扩散到澜沧江中游两岸。
在汉人居多的勐库东西半山,老茶园的茶树几乎全是按藤条状培育的,有大面积的藤条茶园。坝糯在汉人没有迁来之前,早已有拉祜人在此居住,拉祜人早已在坝糯种茶,坝糯保存着一片很大很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最大的一棵茶树树围已超过140厘米,坝糯的汉族村民都认可,那片大茶林是汉人还没迁来时拉祜族种下的。而汉人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茶园养护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延续至今。
藤条茶的优势是什么?
本来整根枝条的营养是平摊给各个分枝的,而摘除了其他分枝后,营养就只供应给剩下的那么四五个芽头。所以,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藤条茶的品质要比非藤条茶高。
藤条茶为什么香气更高扬?
茶叶的香气主要来源于茶中的醇类、醛类、脂类等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是由于氨基酸的脱酸及氧化脱氨所形成的。氨基酸的结构是由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一个氢(H)和一个R基连在同一个中心C原子上组成。由氨基酸的结构组成不难看出,氮元素是构成氨基酸的必要元素,而树底周围的茶叶在腐败的过程中恰好会释放出大量的氮、磷元素,这样就使得氨基酸得以积累,从而醛类物质更加富丰香气更加高扬。
藤茶在采摘过程中会将侧枝的芽叶全部采净,而这些采摘掉的芽叶以落叶的形式留在茶树的根部,成为滋养茶树的养料,正如龚自珍诗云“化作春泥更护花”。得到充分滋养的藤条茶,鲜叶生长得更加快速且肥壮,而制作出来的茶香气滋味更加饱满丰富。
哪里的藤条茶最著名?
坝糯是双江藤条茶园保存得最好的地方,藤条茶园的面积在双江为第一,双江最古老最大的藤条茶茶树就在坝糯。坝糯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树生藤、藤缠藤,茶树成行的,数棵茶树伸出的藤条相互缠绕,织成一排藤网,单株茶树藤缠藤、藤绕藤,织成一个球状,看上去如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
坝糯的藤条茶形表独特,新鲜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晒干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饼茶条索清晰,饼面芽绒闪光,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舍不得饮用,只想观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