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之人的喜好,左右不过是寻常,买茶、喝茶、藏茶。最近,许多茶友都在问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最早,为何上市时间却要到六月份?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在六七月份上市的。市场上有不少清明节前后上市的白毫银针,一般量并不大。白毫银针上市,要等到六七月份才会上市,这是鼎白的企业标准,为的是将新茶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聚集了茶树给予的丰厚内质。这些内质,就好比白毫银针的天资。但茶叶的品质,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工艺制作对内质后期的塑造同等重要。
简约而不简单。
虽然白茶的制作工艺只有萎凋和干燥,步骤看似十分简约,但日光强度、温度、湿度,低温慢烘的时长,每一步需要精准拿捏,它是不简单的。
白毫银针的茶芽细嫩,制作工艺最难,在制作过程中,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所以,在萎凋过程中,一是要注意温度的变化,二是要关注茶芽的失水速度。春季气温较温和,也是适合茶叶进行萎凋的最好时期;但若遇到气温不足或者偶尔出现气温过高的情况,又要相应地调整它的制作周期,根据时间和天气的变化随时更换场地。
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把它放在白 茶的制作当中,依然适用。
经过自然缓慢萎凋后的半成品茶不能马上焙火,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等待它完成一系列的内质转化,从而制成的白茶香气与滋味更加醇厚、后期转化更加明显。并且白毫银针工艺相对考究,耗时更长。
制成一批好的白茶殊为不易,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在进行干燥环节之前,制茶师傅需要根据萎凋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气候温湿度所形成的不同含水率调整最佳的焙火时长与温度。这也就是常说的看天气做茶,看茶做茶,看茶焙茶。茶人会通过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气候的影响,去判断该用怎样的一种焙火方式,让它达到一种最佳的口感。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不变的是茶青的原料,但万变的是每年的天气气候,制茶师傅以不变应万变,正是这种道理。
赶好,而不赶早。
虽然白毫银针的初制,通常就是三天时间。这个阶段的毛茶要静置一段时日,除了褪除青味,静置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观察它们的含水率,以决定用什么温度去焙它。差不多一个月后,开始进入精制阶段,毛茶需要统一进行挑选,先是由机器筛选出不同色泽不同等级的茶叶,再经过人工的挑选做最后的把关,从而保证产品的统一标准。
精制之后,进行焙火,以达到鼎白5%以下的含水率标准,完成最终的干燥。焙火结束进行装箱,此时基本已是成品茶,但按照我们的要求,还要再静置一段时日,以退火去燥,稳定茶性,最终香水融合,达到新茶所需的最佳品饮状态。
我们常说的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在制作中,我们更注重的是一款新白茶它前期的制作工艺和技艺对后期陈化的优势。因此,我们不赶早,而是要赶好。
回顾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白毫银针从采摘到制作,整个过程都是非常的繁琐和需要时间磨砺的,细微操作都影响着它后期会变成一种怎样的茶,这个制茶过程是急不得的,从始至终都讲究一个“慢”字。
因此,为什么说白毫银针是最早采摘的,但我们却要等到六七月份才上市呢?我们是在等待白毫银针的色香味都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再与大家分享。
好的白毫银针是清冽的,嘴里有回甘与生津之感,初识是清香气息,入口就已惊艳。长久过后,仍留回甘,经久不散。白毫银针的滋味,是要留时间给她缓缓道来的,需要等待,需要舌头思忖。白毫银针来历久,和人的情分久,滋味久,让人等的也久。不过,它总会告诉你一切都值得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