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是传统汉文化的在岭南延续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
陈皮在古代被称为橘皮,我国先祖很早就知道橘皮的药用价值,橘子在古代亦被视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十分珍贵。秦秋时期就有晏子使楚时的名句:橘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三国时期有“陆绩怀橘”的成语,三国演义里有左慈摄柑戏曹操的异闻,柑、橘均指同物。所以说,柑橘是我国“有史以来”就存在的果树作物。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柑橘生于江南地区,在北方产出的品质就不好了;柑橘在古代属于上层社会专享物,陆绩之所以偷橘子,就是想回家孝敬母亲,可见在民间并不是随处可得的普通品;曹操因为吃不到橘子而大发雷霆,更证明柑橘在当时的地位非同一般。
古代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摸索总结出橘皮的药用价值,在2000多年前,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已经记录橘皮的出处和用途。此后唐代《千金方》、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纳入方剂当中,成为常用的中药材料。
在元代以前,是没有新会陈皮的说法的,即使在宋代,广东依然是人少地多的蛮荒之地。元蒙的南侵改变了历史。南宋末年,宋皇庭不敌蒙古铁蹄,不断南逃,皇族乘大船沿海南遁,平民百姓则大量由江西、湖南迁徙入岭南,数十万军民到达广州后,广州无法接纳数量如此庞大的难民,难民只好继续向南迁徙,后来宋皇庭选择在新会崖门建立最后的临时政权,不甘灭国的军民百姓又自发向新会地区集结。后来,元军在汉人叛将张弘范的率领下,在崖山海战一役彻底消灭南宋政权,十数万军民跳崖殉国,谱写汉族历史上最为悲壮一页。汉文化体系几乎就此被中断。
战争过后,创伤虽然是巨大的,但毕竟生活还是需要继续,大量汉人就在岭南留守下来。其中,江门地区和广州地区以及周边范围,南宋的苏杭江浙人最多,珠江三角洲纵横交错的水乡和苏杭江浙很相似,所以稍经调整还是可以居住下来的。南宋移民和当地人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当今的广府话文化区域。
到目前为止,和广州人广府话几乎完全一致的就是江门话,而和广州距离更近的佛山地区和广州话反会有一些细微的音调出入,可见江门和广州地区是南宋难民聚居最为密集的区域。
新会地区山林中有野生柑橘,南宋移民祖先们经过探索、试验后发现有可用价值,遂移植于水田之中,所以在元代(1347年)开始有了新会柑生产的记载。
由新会柑的种植记载,到体现新会陈皮的价值,期间又经过了250年左右,整个种植、制作工艺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和定型。
在崖山海战的一百八十年前,苏东坡先生流放海南,一路民众竭诚挽留泣求先生开化;在崖山海战之后一百八十年后,江门地区出现一位可以从祀孔庙的大儒陈白沙先生,陈白沙先生是现代岭南文化的祖师,岭南近代史上风云迭起、名人辈出,其源都离不开陈白沙,就连音乐、书法、美术也是出自其体系。如果没有一百八十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进程,书香世家很难会进入岭南地区,出现大儒的机会是极其渺茫的。
在古代,将好的地方特产呈现给世人的,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地方官的推荐和进贡,成为御贡之后自然能风光大作;另一种是经过漫长的民间传播、口口相传。第一种是比较快速的,第二种需要数百上千年。
陈白沙先生极有可能在推动新会陈皮上面是第一人,至少已经推动到皇室阶层,所以数十年后,任皇家太医院判的李时珍,才在躬身岭南考察后,在《本草纲目》(1590年)中对这个出现不及三百年地方特产作出非常细致的描述,还专门指出“天下以广中(新会)采者为胜”,这样少见的赞誉。
说新会陈皮是汉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并不是一个孤证。在广府文化里面,美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据历史考证,广东美食烧鹅、烧鸭,就来源于南宋宫廷御厨,流落在新会崖山附近,定居后在古代六朝美食南京炙鸭的基础上改良制作的。而熟悉广州历史和美食的人都知道,广式美食里面有许多菜肴和点心的烹饪制作方法,直接就来源于明清各个时期的苏杭名厨。汉文化讲究寻根认祖,虽然时光荏苒岁月如飞,历史可能将许多家庭和亲人分隔两地,但只要有一脉相承的根,无论扎在哪片土地,都会开出相同的花,延续生命和文化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