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谦老师展布茶席,准备行茶。爱蹭茶的小编我忙问:“今天喝什么茶?”
看我有些期待的样子,语谦老师狡黠一笑,说道:“今天喝咱们和静茶修学堂‘最贵’的一款茶。”
我听到这话,反而泄了气:“又是喝它?”
这款“学堂最贵的茶”,不是什么稀有难得的茶品,而是在教学、练习中最常见的一款普洱熟茶——“和茶”。
这款“和茶”,虽由和静茶坊监制、王琼老师把关。但终究只是一百多元一饼口粮茶,用料来说并非顶级。
初次饮用时,它改变了我对熟茶的认知——口感清爽,陈韵明显,甜醇适口。区别于市面上许多熟茶的浓氲,“和茶”的美好,在于浓与淡的结合。
但人总是喜新厌旧。同一款茶喝得太多,也就失去了新鲜感。
老师们称其为“最贵的茶”,与价格无关,而与平日的修行有关。
学堂的教学、讲师们的共修,和茶总是最常出现的茶品。在一次次的反复冲泡中,老师们对和茶的了解日渐深入。每次冲泡都精进一点点,日日行茶下,对和茶也就有了独到的心得、深切的体悟。
也是因此,最常见的茶品被老师们爱称为“最贵的茶”。此处之贵,并非价格,而是每个人从中的学习,从中的看见。
把一款口粮茶泡到极致,便是“最贵的茶”。
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佛教小故事:
一位喇嘛在夜里赶路,经过一普通的农家草舍,窥见屋中有佛光显现。喇嘛心中惊诧于如此偏远地区竟有高人,于是专程进门拜见。
没想到,屋中居住的只是一不识字的老妇人。平日的修行,也只是虔诚的口念“六字大明咒”,数十年不间断。可惜老妇人文化程度不高,六字真言竟有一字一直都被读错,喇嘛好心纠正老妇人后,便离去了。
数月后喇嘛回到此处,却发现草屋中的佛光不再。知道是自己的纠正让老婆婆的笃信之心生出裂痕,于是忙去补救:表示是自己才疏学浅,其实她之前所念的咒语分毫不差。等喇嘛告辞回望,草屋之上的佛光终于重现。
精妙的佛法与不识字的老妇,两者之间虽有无数阻隔,但也可以用笃信之心所弥补。数十年的虔诚称颂,亦可使陋室大放光明。
一款并不昂贵的茶品若用精微之心冲泡,在无数次的拿起放下后,茶汤也会有令人惊艳的表现。将“和茶”称之为“学堂最贵的茶品”,便如称颂万遍经典,终于其意自现。
并不昂贵的和茶,便是学堂的茶人与心中“更美好的自己”之间的媒介。重复的力量,尽显于此。
我很少冲泡和茶,却能经常喝到它。偶然的机会自己冲泡、品饮,总觉茶中滋味有所欠缺。也许欠缺的,正是老师们这无数次的拿起、放下。
身为茶人,不敢妄称圆满,也正是因此,茶人总需走在学习、精进的路上。一款茶,能打磨自身的冲泡技巧、带领我们进步,那么称其为“最贵的茶”就并非妄言了。
我们也许都需要这样一款“最贵的茶”,让它作为茶生活的里程碑,与人共同成长。
更多文章
请关注公众号:和静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