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茶,他郡产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岩产者,性独温。
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为次品。
九十九岩,皆特拔挺起。
凡风、日、雨、露,无一息之背;水泉之甘洁,又胜他山;草且芳烈,何况茗柯。其茶分山北、山南;山北尤佳,受东南晨日之光也。“岩茶”、“洲茶”之外,为“外山”,清浊不同矣。
九十九岩可三瀹;“外山”两瀹即淡。武夷各岩著名者,“白云”、“仙游”、“折笋”、“金谷洞”、“玉华”、“东华”;余则崇南之“曹墩”,乃武夷一脉,所产甲于东南。
凡树茶,宜日、宜风,而厌多风。日多则茶不嫩。采时宜晴,不宜雨;雨则香味减。
武夷采摘以清明后、谷雨前,为“头春”,香浓、味厚。立夏后为“二春”,无香、味薄。夏至后为“三春”,颇香而味薄;至秋则采为“秋露”。
郭柏苍(1815-1890),清侯官(今福州)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曾任县学训导,北洋军政事堂参议。他熟悉天文地理,爱好乡邦掌故,勤于著书,他于光绪十二年(1886)编就的《闽产录异》,是一部广录福建特产的珍贵书籍,被史志学者奉为珍本。
郭柏苍写这文的时间大约在光绪前期,正是武夷茶的黄金时期,武夷岩茶已成饮者之佳品。而星村一带产制的小种红茶,已大量出口欧美。
这种情景,为在“居芝城(即今建瓯市区)十年”的郭柏苍耳闻目睹,所以录之也较详。
他当时见到“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
说明岩上之茶多为寺庙所有,并以之为产,这与武夷山志书所记相符。
《闽产录异》载:当时岩中所产之品“奇种”,为最佳之品,次为“名种”,为“小种”;稍次者为“次香”此茶有加入栀子花;再次者为“拣焙”;最粗者统为“岩片”。还有取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成形干燥,名“工夫茶”,价昂。
从文章内容来推测,此“工夫茶”似绿茶,和后来人记录、潮汕人所时尚的高火“工夫茶”制法不一样。
所以说即使同一名称的茶品,在制作工艺上古今也存差别,自然茶风格也不同。
《闽产录异》记曰:“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一株,年产少许,无可价值”。
说明武夷的珍贵名丛,在当时就名声大振,为富家所追逐,达到“无可价值”之地步,看来比当今的茶王大红袍拍卖出的天价,还高一筹。
由于当时茶价飞扬,而生态遭到破坏。
郭柏苍记曰:“道光甲辰冬,英国始由城外入居乌石山之积翠寺,以后各郡伐木为茶坪,且废磳田种茶取利,闽中自此米薪倍贵,木料杂植也因之而缺”。
这种无序的开荒种菜,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此历史教训应以为戒。
由于当时武夷茶价高,令夷人只能望其项背。
文曰:“北苑等而下之皆市于夷,独武夷价翔,夷人恐耗气侵精,不敢捆载。”
这种也给该处生态得以生机,“武夷片石以此独全”,看来也是一件好事。
当时的“闽茶运粤,粤之十三行逐春收购,次第出洋”。由于“诸番皆缺”所以“茶价常贵”也是正常之事。
“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后谷雨前以后采茶者万余人。”
清时,武夷山中寺庙的僧人多为闽南人,且多以茶为产,这是史实。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是小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关于武夷山、岩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