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2:貌陋弃婴成就千古茶圣

作者:逍遥哥茶文化学者 更新时间:2022-07-21 19:10 阅读:882

陆羽2:貌陋弃婴成就千古茶圣


三、以道释儒与茶融合而创造茶学及茶道。


中国茶界某大腕说:茶道诞生于日本。


中国写唐代茶史的某人说:茶道诞生于日本。


而近现代最伟大的茶道思想家、日本茶道宗师——冈仓天心在115年前,就在《茶之书》里说得清清楚楚:茶道诞生于中国。


一盏清茶,几缕清风。


即是道,即是禅,即是雅。


别人看到陆羽是一位出身孤儿、离寺出走、没有文凭、孤苦伶仃、贫困交加的山野村夫。我看到的却是淡雅如风的身影和御风而行的灵魂,他应该就是茶的化身。


逍遥哥在《人类茶简史》中,浓墨重彩地阐述了茶道思想哲学的伟大,以及陆羽在这个重要历程中的伟大贡献:“茶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无数年来守护着人类的健康,抚慰心灵给予人类幸福感,更是通过茶道哲学带领人类去探索自然与未知。而茶道哲学就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在茶的物质属性之外,延伸到精神属性,其精神属性恰恰是该伟大成就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茶道哲学更是成为茶学科的核心地位,是以《茶的核心思想》有言:‘茶道为茶学之君。’


陆羽在《茶经》及其它作品中,不仅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更是探索了关于人类与自然的茶道思想哲学。而道释儒文化皆在其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等待着后世茶人的探索。其言: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于野寺山园……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等,无不令人浮思万千,恍若流连天地间。其煌煌巨著——《茶经》,堪称一部哲学与艺术之书。


陆羽的‘精行俭德理念’:精于行而俭于德也。其核心为‘朴’。老子曰:‘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庄子有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意思指行为上不纵不枉、喜欢宁静和接近自然之人;品德上谨守虚静、简朴、内敛、节俭欲望。以求达致道法自然、大道至简、致虚极守静笃、仁和中正之心等,突出的表现出道释儒兼修的本意。”


毫无疑问,千古名作《茶经》,不仅是人类茶学开山巨作和人类茶道哲学奠基之作,更是一部集大成的茶文化巨著。陆羽这部巨著里,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升华为“琴棋书画诗酒茶”,将物质需求升华为精神需求,并与皎然一同将茶推进“道”的形而上的范畴,世人谓之茶道思想精神。陆羽不仅将人类带进“以茶修身问道”的伟大征程,更是指引着未来人类文明的方向,指引着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通路。


陆羽素以文人自居,其禅思底蕴深厚,而《茶经》一书中道家思想无处不在。其好友皎然身处佛门,为人类禅茶道流派的创始者,其儒家文人气息浓厚,但其茶诗中道家思想也是无处不在。唯有道释儒三者合一,才是人类茶道思想诞生的真正原因。


陆羽和皎然,一起定鼎了唐代茶道思想哲学,一起定鼎了人类茶道哲学,一起成为人类茶道的核心创始者,一起成为茶道四公子中的前两位。唐代茶道思想具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道至简、清静无为、仁和、静寂、淡泊等内涵特点,已经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茶道价值观体系与哲学理念,也已经具备了茶美学理念、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内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形成的人类茶道思想哲学。


逍遥哥在《茶道之书》里,就抽丝剥茧般地阐述了人类茶道的起源:“道,是人类茶道思想的本源和精神内核。茶,清而能通自然。源自《道德经》的茶,是始于‘道’之理念的,自带自然属性的。人类茶道思想精神诞生之初,在唐代形成的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协调、大道至简等为核心的茶道思想精神;毫无疑问地证明了《道德经》与茶的嫡亲血脉关系。


《道德经》出世之后的几百年里,正是人类在茶的物质层面之外,开始探索茶的精神层面的重要进程。‘道’之理念的启示和融入,正是茶的伟大开端,随后在汉代与魏晋展现出了雏形;在道释儒与茶融合之后,在唐代结出了硕果。


日本茶道宗师冈仓天心在《茶之心》里以无以伦比的虔诚姿态表达了对伟大道家思想的崇敬,他饱含热血地赞叹:“茶道就是道家思想的化身。……道家思想的雄浑力量冲破了同时代其它学说的藩篱,并主导支配了后世一系列的运动。……我们要向道家致以敬意——后者对中国国民性中‘温其如玉’(引用自《诗经·秦风·小戎》)般的谨慎风雅特质的形成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陆羽2:貌陋弃婴成就千古茶圣


四、陆羽之人与陆羽之茶。


《庄子》所蕴含的回归自然、逍遥自在、御风而行、大美之境等重要理念,更是对茶道思想与茶美学影响至深。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


简而言之,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个超越物质的逍遥境界,对于人类茶道哲学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哲学理念。


纵观人类茶道思想哲学的创始团队——陆羽、皎然、卢仝的茶道思想精神阐述,都具有浓浓的逍遥游理念和逍遥如仙的道家意象。极其需要关注的是,陆羽、皎然、卢仝创造茶道思想精神的时候,都处于一种逍遥、自在、淡泊、随心的生活状态。从他们的作品中可见,他们的品茶状态也是在一种悠然、自在、淡静、从容的状态。


对于当今品茶之人来说,简直就是当头棒喝!没有一种悠然自在的心境,是难以体悟逍遥意境的,也是难以探索茶道思想精神的,更是难以获得更高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


日本茶道宗师——冈仓天心在《茶之书》更是充满了憧憬的表达着内心的向往:“我们也可以同列子一起御风而行(引用自《庄子·逍遥游》),去感受那绝对的寂静无为,原来我们就是那缕清风。”


陆羽,是逍遥随心之人,是一位隐于红尘的隐士,是一位游走山野的茶人。有隐士之风,却又相交天下。有狂士之风,却又淡泊清静。


而陆羽之茶,是逍遥如风的茶,是精行俭德的茶,是清雅淡泊的茶,是道释儒融而为一之茶,更是哲学与艺术之茶。陆羽之茶,是逍遥哥最为向往乃至魂牵梦绕的一碗茶。


陆羽2:貌陋弃婴成就千古茶圣


五、伟大的友谊:皎然、皇甫兄弟与陆羽。


纵观当下社会,令人感慨万千。虽然可以瞬间联系万里之遥的熟人,可是已经不想再联络,甚至直到永远。从孩童之时的几个小伙伴开始,逐步认识了几千人、几万人;然后来往得越来越少,随着年龄渐长,可以促膝长谈的不外几人而已。世事如棋,谁在局中?难道这就是红尘的真相吗?人类永不停步的精神探索,难道就是因为灵魂的孤独吗?


陆羽与皎然,被誉为唐代茶道中最耀眼的两颗星,更是人类茶史上不得不提的伟大人物,两人携手并肩,一同成为了人类茶道思想哲学的核心创始者!一同成为了茶史上令人敬仰的史上十大茶人!


对于陆羽来说,皎然是半师半友的挚友,也是从无所求的生存物质提供者,更是扶持其攀登人类未知高峰(指创立茶学、茶道)的高人。陆羽是在安史之乱后逃难到吴兴的,大约于公元760年左右结识了当时任妙喜寺主持的皎然。自相识以来,两人成为一生挚友,品茶论道,共同探索人类未知的高峰;而死后永远相邻相伴。真是令人羡慕的伟大友谊啊!


《陆文学自传》节选译文:唐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茶。他经常驾着一只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他还常常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从早到晚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家。所以,当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又如《访陆处士羽》:“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再如《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离心远水共悠然。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一诗借邻居之口,侧写陆羽逍遥尘外的高人形象,尽得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意旨。而皎然离别时的怅然若失,恰恰显得相聚时的兴味盎然。


皎然经常去找陆羽,而陆羽颇有隐士之风,隐居山野、独来独往、早出晚归、行踪不定。(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日子,找人都难啊……)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代.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此诗是非常著名的一首茶诗。其因有三。其一,与茶圣陆羽有关。其二,提出了流俗与高洁的对比,这是茶文化进程里很重要的理念。其三,诗中其景,描绘得很是高雅,全诗更是彰显陆羽与皎然的共同煮茶之景。


深林僧院,古境清幽,正是菊黄秋高时。这时候,必须是煎茶以清神,论茶以悟禅,所以皎然发出感慨:“这些人太俗气了!就知道滥酒,哪里懂得怎么样才能使得茶更加香甘呢?哪里懂得怎么样才能感悟茶韵里的禅意呢?”


身为一代茶道宗师的皎然,发出这样子的感慨是很正常的,确实有高处不胜寒的味道。要知道,皎然和陆羽在煎茶共饮,谈的都是领先于时代的开创之举:羽著《茶经》以立茶学茶道,僧著《茶决》以问道论禅。这些皆是前无古人的旷世之举,除了西晋杜育之外,前方几无人影。


千余年后,陆羽与皎然,已成为人类茶文明史上的巍峨身影,令人高山仰止。天下有无以计数的茶人,都想饮上他们俩所煎的一碗茶,逍遥哥也如此。


陆羽2:貌陋弃婴成就千古茶圣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此诗文笔优美,犹如入云高山图。但更重要的是,这首诗也是研究陆羽茶圣的学术资料。此诗是皇甫冉避难阳羡山中时所作,真实地反映了陆羽历尽艰辛从事茶叶采摘与研究的过程。


《陆鸿渐采茶相遇》


唐.皇甫曾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磐声。


皇甫冉,科举状元、诗人、茶人、无锡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


皇甫曾,万历十大才子之一、诗人、茶人。


皇甫兄弟都是才华纵横之辈,不可小觑。


皇甫兄弟——皇甫冉、皇甫曾,不仅知茶懂茶,更是文采斐然。兄弟俩为人赤胆忠心、待友赤诚,都是陆羽茶圣的好友,其情其行令人感动。恰恰是这样子的茶史双子星,却是诗名不著,鲜为人知。


唐代,真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国度,更是人类文明史上少有的辉煌时代。一直难以理解,有唐一朝,怎么诞生那么多绝世风采的伟大人物,简直是数不胜数,光辉映日。更神奇的是,他们都拥有着史无前例的创造力。或许,这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凡人,难以触摸。


——摘自《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逍遥哥著。


陆羽2:貌陋弃婴成就千古茶圣


附、《茶经之憾》


——摘自《茶的核心思想》,逍遥哥著


茶者,人间之仙叶也。茶经,茶学之纲要也。羽著茶经,传颂天下,自然之道,润泽千古。其者,以恢宏之气,行创造之举,建传世茶学,立不世之功。堪称科学与艺术齐备,思想与文学共飞。自此,开茶门,习茶法,品茶汤,探茶道。其后,唐宋茶风极盛,至今饮茶者众。


春至芽出,雨落风横,造化之力也。古树仙叶,野韵甘香,自然之华也。今悟茶经,以寻茶道,当以羽圣求真之心论之。经有七憾,一曰造,二曰品,三曰境,四曰道,五曰蜀,六曰滇,七曰南。


一为制茶之技。茶经之造,有采茶初论、造茶七目,识茶八等及鉴茶初论。吾却憾之无制茶之技,如何采蒸捣拍焙,如何造茶得其上,无以寻之,遂难识唐茶之秘,憾矣。


二为品汤之法。茶经之品,在于煮饮,有炙、末、火、水、煮、汤等。吾却憾之少品汤之法,虽识汤之华,却难知汤之妙也。虽识茶之九难,却难明汤之隽永也。异地异类,非火非技,而致汤之变。苦甘厚薄,香韵清浊,而致汤之妙。无以知之,憾矣。


三为生长之境。茶经之源,论及其地。所涉土壤、阳光、野生之论妙极。吾却憾之缺鉴境之法。茶之生长,在于自然之境也。古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信哉。其境,更及于生长之水,成长之气,寒热之分,生克之植。遂憾之。


四为茶道之论。茶经有论,精行俭德。又及隽永、至妙、方春等。惜未着墨细论茶道,以引其纲,以绘其骨,憾之矣。其友皎然,曾言:涤昏、清神、得道、茶道。羽知而不论,通而未传。卢仝七碗茶歌,有涉飘飘欲仙之茶道,令人向往之。自唐之后,各有茶人得茶意,却无纲要传之后世。无干则枝乱,无纲则难索。追溯至经,犹憾经之未及。


五为蜀地之记。蜀茶深远,素为人知。西汉时,蜀茶已繁盛不已,普及为饮。华夏西南之茶,经蜀或自蜀发往南北,通往九州。茶人吴理真植茶于蒙山,《僮约》僮仆买茶于武都。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慨叹: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茶经虽言:“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言:“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可知蜀茶之盛,难知蜀茶之事。悠悠唐前千余载,多少蜀茶风华。袅袅春秋岁月长,多少人间故事。灿烂星空,惟余星光点点,岂不憾哉?古之茶地,惟留诗赋几篇,岂不叹哉?


六为南诏之行。茶经七千言,惜未及南诏。有唐与南诏,干戈以对,四十载耳。羽圣无以量之,自不可述之。茶之祖地,未入茶经,岂不憾哉。山高林幽,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余香缈缈。无以及行,无以及量,无以及酌,无以及述。每及煮汤,每得甘香,犹引为憾。


七为岭南之迹。茶经之出,有言各地。闽粤之地,略而不详。后人曾言羽圣有至,惜未见史料,不入茶经。茶经初稿发于约七六零年,终稿刊于约七八零年。如有至岭南,则当著于书。如终稿有及,则轶失于传。唐时茶经几经隐,今人多习百川版。今寻其迹,掩卷而憾,徒唤奈何乎。


呜呼!茶经七憾,斯千秋之憾矣。夫茶学之浩瀚,茶史之无垠,茶道之浩渺,茶香之袅袅,何以寻之,何以得之。若至,驭风而行,遨游于无穷矣。


——摘自《问茶记》,逍遥哥著。


图片来自网络。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书》、《茶的核心思想》,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申请官方版权登记,即将出版。另,第五部茶书《史上最美茶诗》即将完本。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伟大的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