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
圈子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对艺术家的影响更大。
就像古代书法高手卫夫人,人家是高官书香世家,从小耳熏目染,自然成就不一样了。
就像商界大佬的朋友圈,肯定都非等闲之辈;而书画大家的朋友圈,也肯定个个都是艺术精英或者艺术大咖。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个书画传奇人物,他叫吴昌硕。
为什么说他传奇呢?
因为他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而至民国,游学、游宦、游艺的足迹辗转湖州、杭州、嘉兴、苏州、上海等地,更曾远赴京津、北上山海关。
更因为他是续赵之谦之后少见的能在诗、书、画、印四方面皆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大师,曾被人们称为金石派大写意绘画的开山鼻祖、“清末海派四杰”(虚谷、蒲华、任伯年、吴昌硕)之一、上海画派的领袖、“吴派”篆刻的创始人、西冷印社首任社长……
传说,吴昌硕年幼时,曾受父亲艺术的熏染,喜欢读书刻印,曾就学邻村私塾。后来,因为躲避战乱与家人失散,就此流落街头,辗转湖北、安徽等地,五多后回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研习篆刻书法,同治四年)中秀才。
29岁时,吴昌硕到苏州,这一年是他艺术的转折点。因为他在苏州结识了潘祖荫、吴云、吴大激等艺界名人,获见三代彝器、历代碑刻拓本和名人书画,眼界大开。
又从杨岘学习文艺,对诗、书、篆刻刻苦钻研,艺事大进。后来,他寓居海上,往来苏、浙、沪之间。其间,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四事并进。
应该说,中年时的吴昌硕才气冲天,名气大振,作为集四艺于一身,承前启后的艺坛巨匠,他所亲历的,恰亦是一个于动荡中众星云集,大师辈出的时代。
这时候,他作有《怀人诗》、《十二友诗》记其青壮年时代的好友知己,又回忆生平交游,列文二十余篇,记与己有金石交谊者,结集为《石交录》,自谓在黯淡仕途的“风尘奔走”中,“德业不加进,每思之未当不悔。独幸所遇贤豪长者,往往契合,非伏处岩穴所能庶几,此则差足自慰矣”,从中颇可体会师友之谊在其人生阅历中的意义和对其艺术成长、成熟所产生的影响。及至晚年,吴昌硕更以开放的心态活跃于各种诗会、印社、书画团体,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逐步拓展自己的艺术影响力,确立起艺坛领袖的地位。
在艺术领域,吴昌硕书法在篆书成就最高,其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吴大激等人影响,直到不计其数地临写《石鼓》之后,融会贯通,才出鲜明面貌。
他曾言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吴氏临帖法,即临摹时不要仅仅局限点画形质的表面相似,而应根据个人理解,临出新意,从而创造出能表现个人风格的书法样式。
这时候,在他的朋友圈中,有着诸多声名显赫的积学大儒、高官大吏、收藏世家和工商巨子,也多狷介清寒的畸人墨客、在时代的潮流中安身立命并寻求突破的职业画人。
比如陈三立,是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其子陈衡恪(师曾)师承吴昌硕画意,自命书斋“染苍室”。
再比如诸宗元,民国后曾任水利局总裁张謇秘书等职。他与吴昌硕相识于1909年,又于1910年同游武汉、北京,二人后来虽然分处沪、杭两地了,但是往来诗札历十数年不断。
在昔日故交沈汝瑾去世后,诸宗元是吴诗文最主要的切磋与修改人。
还有潘喜陶,曾在安吉、永康、平阳、象山等地担任教职,1865年出任安吉校官,在其敦促下,吴昌硕于是年补考因战乱而终止的庚申科院试,得中秀才,故吴昌硕于《石交录》中称自己“出海宁潘先生门”。
潘喜陶擅画,吴昌硕谓其画梅“无倔彊枒槎气,而清风远韵,具雪后水边之致”,虽然没有确凿的记录,但对吴昌硕生平的述及,往往以他在家乡从潘喜陶习画梅作为其涉足绘画的开端。
俞樾,二人也是朋友,这个人一生兴趣广泛,其著作涉及诗、词、曲、赋乃至小说、传奇,他又精研汉碑,尤擅写隶书,以沉厚含蓄的风格见称。其晚年往还于苏、杭之间,1874年更在苏州建曲园,因此吴昌硕负笈诂经精舍的时间虽不长,却得以在其后的岁月里与俞樾时有过从,在问学之余,也多得老师的人脉之助。
当然,吴昌硕最厉害应该是在晚年。
他至晚年时,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实执书、画、印坛之牛耳。从此,声名大振,被公推为艺坛泰斗。
下面,咱们一起欣赏他晚年的作品:
1903年(60岁)
1915年(72岁)
1919年(76岁)
从六十到七十多岁,这十几年,他的个人风格越来越鲜明,再无可与之争锋的敌手。
1920年(77岁)
1925年(82岁)
1926年(83岁)
1927年(84岁)
七八十岁时,吴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可以说是虚实相生,朴茂雄强,渐入妙境。求字的人越来越多,本非心中所愿,但还是得一遍又一遍地写。
为什么吴昌硕的影响力这么大?
他说过一段名言:
学我,不能全像我。
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他曾说过:“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
一幅画作好之后,就张挂在墙壁上反复观赏,并请友人品评。
大家提出意见,他就虚心听取,经过考虑之后,再着手修改,直到满意才肯题款、钤印。
万一画得不大满意,他就断然弃置,毫不顾惜。
有这样的精神与方法,嫣不成功的可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遇见诗书画”微信公众号,
诗书画兴趣交流可添加小编wx:zuojiame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