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根据中国制茶大师王传意口述记录编撰』
福鼎白茶有两个部分,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试图颠倒黑白,一是福鼎白茶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二是工艺上,日晒是传统工艺,也是做出好白茶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管是茶界泰斗陈椽教授,还是著名茶界泰斗张天福教授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文献,都证实了清代开始,福鼎白茶便已经商品化,并开始远销海外。在咸丰六年(1857年),福鼎便选育出了大名鼎鼎的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和福鼎大白毫(华茶2号)这两大茶树良种,这是福鼎白茶的品种优势。而中国白茶的发源地在福鼎,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01
在当代,福鼎白茶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除了地域和工艺的独特性,除了独特的保健功效,也得益于它品饮的宽容性极强,大杯子,盖碗,冲饮、闷泡、煮,都可以,而且可以长期存放。更重要的是,白茶很简单,不管是分类还是鉴别好坏,一点也不复杂,消费者对福鼎白茶的价值体系非常容易建立和易于达成共识。
这也是福鼎白茶能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手艺人,我极少对行业纷争发表意见,但我觉得有必要反复的去强调已经得到共识的福鼎白茶工艺,让消费者尽量避免受到一些不良观点的影响,这也是应该是福鼎白茶行业,去对抗不良竞争的方式之一。
白茶制作方法非常质朴,它封存大自然的味道。好的白茶味道是丰富的,他们余味悠长,彼此配合,给人美好的享受。
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艺流程最简单,只有萎凋、干燥两个工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做白茶是件简单的事。
不同时节、不同采摘标准决定了茶叶鲜叶的含水率和品质的不同,当时当地的气候状态也不相同。面对这些不同,萎凋的把控由此千变万化。看似简单的技艺中,隐含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探索。
所有的茶类,都有“萎凋”这个环节,只是有的茶可能是叫晾青或摊青,这是一个让新鲜的叶子失去水分的过程。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讲得很明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
失去水分的过程,晒的比烘烤的好,这是前人的经验,白茶尤其如此。福鼎白茶的工艺早在清代就有了记载,也说的是晒,但晒多久,怎么晒,并没有详细介绍。太阳是没有成本的能源,早期农人做茶自然利用这样的能源做茶没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尽量晒干。
茶叶的商品化决定了茶叶品质必定要迎合市场的需求,追求更好的品质,就催生了手艺人。环境物候在变化、生产工具在迭代、人们对味道的需求也在变迁,时代的脚步不停向前,制茶技艺怎能不顺应变化?
02
整个福鼎白茶也是从粗放生产起步,走到现在的精细化生产,开始追求好产品。对于“生晒者为上”的认同,也是后来在实践中,在市场检验中得到了肯定的回应。2010年之前,福鼎其实还未重视“晒”这件事,白茶大都是通过萎凋槽热风加温萎凋,将茶叶用热风吹到一定含水率,最后干燥。这样制作的白茶,可能青气会重一点。现在人们都知道了,青气是不良口感,是不应该存在也完全可以避免的味道,都知道白茶要经过日晒的好喝,这是消费者的结论。
在一定时间内缓慢、均匀失去水分,几乎是所有茶类最理想的失去水分的过程。而白茶对这一过程更为在意,因为如果失水太快,萎凋过程太短,生理变化不足,成茶色泽枯黄,口感青涩,青气就产生了;而失水速度太慢,历时过长,成茶色泽暗黑,香味不良。所以,控制好失去水分的过程,成了做好白茶的关键。
我把福鼎白茶工艺总结为“72小时·日光萎凋”,白天日晒,晚上进入室内的萎凋房。经过白天的日光萎调,叶片外部已晒半干,但叶片的内部仍驻留了不少水分,晚上放在室内让其慢慢自然萎凋,使内部的水分逐渐游离到叶片的外部,第二天,继续日光萎凋,如此反复,总计72小时左右,萎凋才算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出来的白茶,基础会非常好,只要不在下一步的干燥中出现纰漏,这样的白茶一定是不苦不涩,清甜怡人。
要想做出好茶来,这个过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无法省去。而加温萎凋通常十几、二十几个小时便进入下一个环节:干燥。再花上几十分钟烘干后,就成了白茶。我不是说加温萎凋不可取,有的时候天气持续阴天,茶叶鲜叶生长期到了,再不采就老了,天气不理想,但茶还是要做,这个时候,加温萎凋便成了补充式的生产。加温萎凋虽然可以做出好白茶,但极品好茶还是要日光萎凋。
加温萎凋是60年代出现的生产方式,当时是为了迎合出口,能规模化的完成生产。它不是取代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它是高效率生产方式的代表,而不是高品质的生产方式的代表。
我丝毫不怀疑规模化生产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规模化也一定不是以牺牲品质为前提。做出好的福鼎白茶的逻辑就在那里了,它是传统工艺,也是未来规模化生产和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
手艺人的传承,如果只是承接了前人的技艺,充其量也就是个复制品。我过去所继承的手艺和经验,其实并不足以应付当下的变化,需要继续探究技艺,形成新的经验。
03
福鼎民间一直有存白茶的习俗,当代的白茶消费,年份白茶也非常受欢迎。如何确保经多年存放后,经过自然的转化,它的味道更迷人?并不是说只要经过存放就会更好,新做出来的白茶,要萎凋到什么状态?含水率到什么程度?是对后期转化最有利的?人们喜欢年份银针的“毫香蜜韵”,喜欢陈年牡丹的“梅子味”,喜欢老寿眉的“药香”,用怎样的原料、怎样的工艺、怎样的存放条件,各自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存放,才能确保这些迷人的滋味会因为时间而赋予意义?
我做茶30年,我们企业从2004年开始做库存,时间和样本是我财富,我从中知道了不同原料、不同工艺所对应的不同味道的逻辑,知道了“毫香蜜韵”、“梅子味”、“药香”等各种滋味产生的逻辑,我知道经过“72小时·日光萎凋”完整工艺的茶无论新茶还是老茶,都会有更优表现,知道原先有青气等不良口感的茶,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好。我发现了5%以内的含水率是白茶后期转化的阈值,我这才有了机会去遵循它,把一门手艺做到尽可能好。
将事情做到极致,极致背后是一个很大的世界,它可以让我看到过去多年在小事上反复磨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