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清代一个茶农的日常

作者:茶眼看陕西 更新时间:2022-07-23 01:43 阅读:814

加了秋裤,暖和多了,今日放送的是清代诗人周顺倜《莼川竹枝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有一遍的理解。


竹枝词是个民歌调,历史很悠久,地域很广泛,词的内容也贴近民间。这首诗重点讲了茶农的辛苦。茶区六水三山,缺少种粮食的田地。茶乡靠山吃山,生计主要靠茶。天还未亮,女主人已经做好了简陋的早饭,呼唤丈夫起来赶早采茶。到了采茶季,这样的故事在茶区比比皆是,发生在每一处茶乡,是一个普通茶农的日常生活。


苦吗?累吗?生活即使如此辛苦劳累,诗中结句还流露了一丝庆幸,这比以前生活在“川西”强多了。“川西”到底怎么了?诗里没有交代,可能有战乱,可能有瘟疫,总之很不好过。其实对底层老百姓而言,只要没有人祸天灾,不管移民到哪儿,再苦再累也都是好日子。茶也是一种生计,日子在茶外,每每读到或抄到这最后一句,都不禁有泪盈眶的感觉。无论往今,茶农都不容易。“生涯强半在西川”,苦衷有庆幸,这种笑着的哭比嚎啕的哭更令人心酸。


心酸!清代一个茶农的日常


(汉水之春公司为始翠山压制的茶砖)


茶农生活苦是因为大多茶只采春季,不采夏秋。所以提高夏秋茶利用率是提升茶农生活水平的重要途经,也能留住劳动力,也能整体提升品质,是推进茶产业的重要路径。汉水之春刘东林数年来致力于此,压青砖,磨茶粉,做快茶杯,产品都顶呱呱。


周顺倜这首诗里提到的茶品就是青砖茶,历史上主要在湖北羊楼洞汇聚。这些用绿茶直接压制的茶砖,主要由山陕商人开发运输,是历史上“万里茶道”的主力产品。因为这些商人从西边来,所以被称为“西商”。西商监制茶砖的质量,采用统一的包装,并北上贩运到张家口、呼和浩特以及蒙古新疆。其中蒙古是青砖茶的主要消费区。


《甘肃通志·茶法》也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附十一案茶叶课银疏所云,“阿拉善王因蒙人喜食黄、黑晋茶(山西不产茶,山西茶商贩运湖北羊楼洞砖茶,西北习惯叫晋茶),不食湖茶(湖南安化黑茶),咨商改办前来。……且蒙古向为甘私引地,既不愿食湖茶,亦以援照南商运销伊塔晋茶章程,责成宁商改办川字黄、黑二茶,俾顺蒙情,而保引额。”《茶业通史》对黄、黑二茶作了解释,这里所说的黄茶和黑茶不是现时的黄茶和黑茶,而是湖北羊楼洞的老青茶压制的青砖茶和红茶末压制的米砖茶。《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安排蒙古商贩接盘周莹家的金花茯茶,欠缺考证。


砖茶之制砖方法,是“置茶于蒸笼上,架锅上蒸之,蒸毕倾入斗模内,置压榨器中,借杠杆之力,压成砖形,随即脱模置放室内,任其自干,数日后即可装箱起运。”后来,砖茶压制设备由杠杆压榨器改为螺旋式压榨机,制成之砖茶,较为紧密而结实。所以砖面可压制字样花纹。除过工艺茶以外,能压出花纹的砖茶并不多,茯茶不能压花,普洱不能压花,白茶饼也不能压花。


心酸!清代一个茶农的日常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奚斌锋学书)


附:周顺倜【莼川竹枝词】


三月春风长嫩芽,


村庄少妇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


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


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


西商监制自芙蓉。


六水三山缺少田,


生涯强半在西川。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