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创文章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作为一家茶文化传播公司
茶业复兴用自己的文字和思考
持续复兴茶文化,倡导饮茶日常化
2018年笔耕不缀
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267万累计阅读
传播力超96.53%运营者
2018年我们主要专注于:茶会、茶书、茶山行、茶行业分析与知识梳理四大板块。我们从以上四个部分中选出了过去一年中最值得反复阅读的几篇与你分享,或许看后你会更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回顾: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茶叶方程式,让这群人解了99次还没解开
63方程式,是茶业复兴和六大茶山联合举办的品鉴活动,无论风雨,我们每周三都会举行品鉴会。4年来,共计品鉴五百多款茶,写了近20万字的品鉴报告,并还将继续坚持下去。在开品鉴会的过程中,我们为企业梳理产品,也提供了更加客观的品鉴视角。能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在茶中,我们找到了对抗时间的方式。
回顾:谷雨:全国茶人的狂欢日
二十四节气茶会是2018年茶业复兴联合品味布朗举办的全国性茶会活动。主旨是“传统生活化,饮茶日常化”。除了茶,我们找不到更为恰当链接传统生活的方法。2018年4月20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日,这一天,也是“全民饮茶日”,全球二十四城联动,共同举办谷雨大茶会;这一天,茶成为朋友圈的主角;这一天,不同地方的不同人以茶为媒,敬天敬地敬自己。
2019年,二十四节气茶会还将继续,除此之外,十二星座茶会也在如火如荼举办中,期待你的共同参与。
回顾:《民国茶范》昨日上大报头条,原因竟是……(文末有惊喜)
2018年1月,《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以下简称《民国茶范》上了昆明发行量最大的日报《都市时报》的头版头条,获得“2017书香昆明”之“云南十大好书”荣誉称号。时隔五年,这是《茶业复兴》出品人周重林继《茶叶战争》热销两岸四地后,又一本获得大众媒体和读者高度关注的茶书。
回顾:会说茶会写茶会聊天,有才气,有颜值,这才是最理想的新书发布会现场啊!
2018年9月16日,《易武与古六大茶山》首发式在昆明洲际酒店举行,吸引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是人的魅力?还是书的魅力?终究是茶的魅力。《易武与古六大茶山》好似一本普洱茶的百科全书,为不懂茶的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为爱茶之人探秘普洱茶的奥秘。
回顾:灵魂有香气已经不算什么了
2018年12月29日,卓玛新书《觉香:会思考的气味》于昆明品院展开新书发布会。香气其实是中国人的日常,是传承的日常。本书的作者卓玛,是香学界的天下行走,赖烟云供养之功,连灵魂都有香气。
回顾:这一次,我们想好好认识古茶树「重走版纳古茶山」
周重林带领团队在2018年走完版纳全境古茶园,探访古茶树、古茶园、古道,追寻古老的饮茶风俗,试图为云南古茶树、古茶园建立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未知也有太多惊喜等着我们。而今天,我们已经勇敢迈出一步,用“古树茶”来解释这块土地上的一切。当我们在万千沟壑飘过时,茶祖就在头顶注视着。
为了写一篇文章,我们常常要翻山越岭,步履不停;为了写一篇文章,我们也常常要埋头苦读,笔耕不息。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只是随口说说,我们想以茶之眼,去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也想把我们想到的,看到的一切与你分享。
回顾:重磅:周重林,普洱茶“越陈越香”考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普洱茶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从陈香到越陈越香,普洱茶完成了从消费品到艺术与金融品的系列改造,形成了独到的话语体系,散发出如同普洱茶奇特陈香那样的独特魅力。
回顾:2018茶山纸牌屋:54座最热门普洱茶山的最新权威排名
普洱茶被认为是一种极具玩家精神的茶,假如普洱茶是一出牌局,玩家千千万万,是什么决定了扑克牌的大小?又是谁决定了出牌的顺序?我们把云南普洱茶的54个山头(地区)放入同一牌局,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谁是大王?谁又是小4呢?
回顾:学会25个词,你就可以轻松描述出一款茶的色香味形
是不是除了“香、甜、苦、涩”你再不知道描述一款茶的其他词语?如何精准、快速、准确又轻松地描述一款茶,我们为你整理好了。
回顾:如何破除普洱熟茶心理的“脏”与实物的“脏”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与各种细菌和微生物共处,我们习惯性的将会引起身体疾病的细菌和微生物认为是“脏”的,就像从小就被教育吃饭之前要先洗手,因为手是脏的。相反,对身体无害或有益的,我们则认为它是“干净”。普洱茶到底脏不脏?如何破除认为的“脏”,这里或许有答案。
回顾:日本茶饮的革命正悄悄展开,中国茶饮的未来在哪里?
茶需要不断求新,中国茶更需革新。从日本正在发生的柔软革命,试图去找寻新的中国茶应具有的魅力。这种魅力应该是开放的,这种魅力要是现代的,这种魅力更是基于传统的,即使制法和饮法有了变化,但茶的真滋味是一脉相承的,若失了茶味何言茶精神呢。
回顾:经典植物分类学视角下的古茶树「一篇文章一张脑图搞懂古茶树」
对于植物的认识真的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也难怪世人会将百年千年视为“古”,人的寿命最多也不过百余岁,又怎能经得住那些千年古树的傲视?这个问题,对于经典植物分类学而言,常常表现出一种无辜的慨叹。很多老师坦言,这门学科十年八年是远远不够的,至少得20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过去研究植物学的人被并入博物学家的范畴,穷尽一生,也不过是在认识世界的沧海一粟。
//
-2019,我们将更专注-
END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茶
业
复
兴
《茶道方法论》新书发售中
周重林继《绿书》之后
又一本写得又好玩又好看的才子书
长按下图
扫码预购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