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品鉴过程中,各个要素(香气、滋味、汤质、喉韵、回甘等)之间的关系是系统性的。在这个系统里,有些因素是本质,是增强回路;有些因素是变量,是表征。
这是表征与本质的问题。
简单来说,普洱茶品鉴与红茶、绿茶有什么本质区别?
普洱茶品鉴中,增加了「时间」这个维度。你今天买的茶,可能很鲜、很香;过个一两年,也许没味了,也许更香更甜了。
香气会变、滋味会变、汤质会变、喉韵会变。我们该抓住什么?
有没有花蜜香,有没有涩感,这些只是表象特征。
花蜜香,可能是前发酵导致的,也可能是陈化后出现的,也可能是原料特征;有没有涩感,可能是因为品种,也可能是加工。
判断一款茶是否有存放价值,只需要看:这款茶里糖苷类的现存量以及未来存量。
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一、看当下这款茶还含有多少糖苷类物质。
所谓的糖苷类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活性和余韵:茶汤喝下去以后,过一阵子,口腔还留存着多少回甘、生津、清凉感。
如果你喝完一泡茶后,回甘、生津、清凉感持续,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以后还有,那么便可以确定这款茶原料不错,当下还有足够多的糖苷类物质。
如果喝完一泡茶后,如果余韵不持久,直接Pass。
二、杀青有没有杀熟杀透。
可是,原料好就能越陈越香吗?不一定。
杀青没杀熟,茶叶会在「微生物陈化路径」和「氧化路径」偏向后者,茶叶会在几年内达到高峰并且越来越淡。
杀青有没有杀熟杀透,指的就是糖苷酶有没有完全灭活。
如果糖苷酶没有完全灭活,它就会持续分解糖苷,茶叶中糖苷类再丰富也会被迅速分解。
糖苷类的现存量以及未来存量,决定了微生物进一步转化茶叶的潜力。因此,糖苷类才是决定一款茶是否值得存放的底层逻辑。
原料与工艺
糖苷类的含量,简单来说,由两个方面决定:
一、原料,原料决定其上限。
好的鲜叶,就拥有更多的糖苷。好的鲜叶,涉及因素包括树形、品种、环境、海拔、季节等等。
二、工艺,工艺决定其下限。
好的工艺,能把原料中的糖苷,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
只做原料评价,或者只做工艺评价,都难以准确衡量茶叶中活性物质的含量。无法准确衡量活性物质,就说不清能不能越陈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