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水都对,但泡不出茶叶店的味道,那看看是不是注水方式错了

作者:啄饮者 更新时间:2022-07-24 18:25 阅读:525

去茶店买茶,茶艺师泡出来很好喝。果断买了,回家用一样的水,一样的水温,但泡出来就是没茶店的好喝。这是为什么?


在茶、水、温度三个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但是泡不出之前的味道,那可以从注水方式上去找一找原因。茶艺师会根据茶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注水方式,不是什么茶都是拿起来就哗哗冲,怎么注水,很讲究!


茶和水都对,但泡不出茶叶店的味道,那看看是不是注水方式错了


注水的快慢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泡好茶,需要从茶干去了解它是什么茶,需要用什么茶具,水温要多少度,再确实怎么泡。比如注水的快慢!有茶友就会说了,喝个茶嘛,不就是茶叶放到茶具里,往里面倒水就可以了。不是的!


注水过程的快慢会影响到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和水流的缓急。温对茶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比如名优绿茶受不了沸水,红茶也不建议用高温冲泡一样。水流的缓急,一样会影响到滋味、香气、汤感之间的协调,从而影响茶汤味道的好坏。举个例子,泡杯白糖水,哗啦一下注水进去,直接就喝,几乎没什么甜味,那就是糖和水的相容度很低。


急速的水流会使茶叶旋动,温度也会较高,茶和水在接触高温下融合度高,和空气的摩擦度也会增加,这种注水方式就会让香气高扬,但是茶汤的醇厚度也会相应下降。这种冲泡方式更适合需要激发茶香高扬的茶。比如各种明前绿茶、功夫滇红、岩茶等。


缓慢的水流令茶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慢慢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醇厚度上升,层次感更加明显,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融进茶汤里,喝起来口中更香。这种冲泡方式,更加适合茶汤层次丰富的茶,比如生普。


茶和水都对,但泡不出茶叶店的味道,那看看是不是注水方式错了


水线的走势


水线的走势其实说的就是注水的时候,水线怎么走动,主要的方式有螺旋式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几种,它们主要影响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


单边定点,注水更适合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茶和武夷岩茶,高香红茶等。水流高冲使茶叶上下翻滚,使紧密相连的茶叶快速膨胀,有效物质的溶解的速度加快,并激发茶叶香气,使茶香气更加突出、高扬。


正中定点注水,比较适合老白茶和普洱茶等紧压茶。可以使茶叶尽可能分散,保持茶叶形状完整。


中心环绕注水,就是从盖碗的中心开始,绕着圈圈注水,直到盖碗中的水量合适为止。这种注水方法适用于条索蓬松、叶厚的散装茶。茶叶蓬松轻盈易浮于水面上,环绕注水可使水与茶叶接触翻滚,以便更好渗入茶中,使有益物析出,让茶汤更饱满。


环圈注水,与中心环绕注水有所不同,环圈注水是沿盖碗壁绕圈圈,适合嫩茶,如白毫银针。这可避免水对茶叶的冲击,造成冲泡不均,使茶汤口感变浑厚,不能突出鲜爽的味道。


螺旋式注水,从中间开始注水,然后环绕一圈回旋冲水,最后回到中间位置。这种注水可以让茶与水全面接触,快速增加茶叶与水的融合度,快速析出茶叶的内含物质。用于冲泡红茶,绿茶,白茶,和冲泡到后期口感较淡的茶。


茶和水都对,但泡不出茶叶店的味道,那看看是不是注水方式错了


水线的高低


水线高低可以简单理解为冲泡的时候,水线拉得有多长,水壶离茶多远。常喝茶的会说,香靠冲,汤靠吊。其实就是想要茶汤高香,注水时拉高水线,让茶叶翻滚起来,但是也会牺牲掉醇厚度。


如果希望茶汤绵滑柔软,就缓慢低冲,但这样不能快速激发出茶的香气,会牺牲掉一部分茶的香味。所以想要同时兼顾,就得控制好水流的稳定性,激发茶香茶味都达到一个平衡点。


茶和水都对,但泡不出茶叶店的味道,那看看是不是注水方式错了


水线的粗细


粗和细是一个相对的问题,跟注水的器具也有关系。它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水线的粗细也可以用来调整注水方式、水线高低的缺陷的地方,通常会是很有效的微调手段。比如低冲的时候,把水线拉细,比如中心环绕注水的时候。这样可以保证水与茶的接触更全面深入。


茶和水都对,但泡不出茶叶店的味道,那看看是不是注水方式错了


出汤的快慢


出汤快慢对茶的口感影响很大,也是对水温控制不好的补救。缓慢的出汤主要针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具有融合调节作用。缓慢均匀的出汤方式,茶汤融合得越有层次感,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比如普洱。


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出汤快慢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比如红茶,在水温略高的情况下快速出汤,可以降低高温对红茶的负面影响。


注水对于泡茶有多重要,它就像做一道菜,一样的食材,一样的调料,但我们就是没有专业厨师做的好吃一个道理,它就像是火候和手艺。当然,也不要生搬硬套去用这些注水方式,时间精确到掐着表,水线精准到测量,高度用尺子去量,这样只会越泡越糟。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除了多泡,没有其他的办法。就像厨师做菜不会每次去称调料的克重,也不会用温度计去测锅里的温度是一个道理。实践的多了,手感自然会出来,味觉也会被培养到去分辨茶汤的滋味,然后去做出调整。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