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前的大量茶空间里,无论是茶庄茶店还是茶馆茶楼,多半会把风格,装修,摆设弄成明清时期的地主老宅家的样式,有的连墙面天棚都用实木来装修,屋子里面放满了雕龙画凤的,各种实木的兰桂,以及家具什么的,像是在昏暗的灯光下体会某种陈朽。
还有的在厅堂墙面上,挂着大幅的陆羽或者“名人”像,然后用大量的麻布,素色纱绸来做整个空间的间隔。这些间隔跟着窗帘一起随风摆动的时候,那气氛那就如同灵堂的鬼魅。
后来整个茶圈开始重视和提倡“禅茶一味”,所以很多人一窝蜂似的,把这个茶空间装修成了寺庵的感觉,然后大家在各种佛像的环伺之下,谦卑的跪坐在蒲团上,可怜兮兮的品茶。
再后来呢,质朴简素这种风格开始盛行,有些茶空间就弄成了茅屋草庐样的,土墙,砖草围绕着,再铺上地席,每个人手捧一个歪歪扭扭的柴烧破碗,有人还把这种风格,美其名曰“返璞归真”,“禅事和风野炊田园流”。
为了适应这些环境的不同,早期的参与者多是盛装出行,复古的衣饰是主流,后来就变成了身穿宗教服饰参与,也看不出僧俗了,现如今是有了各式茶人服的配合,这倒也不成问题了。
实际上每一种格调都是可行的,都是可以颤动人心灵的布置,但是程度上的把控,如果是过于偏激,流于形式表现主义,又似乎深刻的呆板来演绎茶文化,这就会过犹不及。
茶空间里很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虚实明暗与自然的连通,复制时空感,以及在传统与时尚方面的协调性。
一个好的茶空间,它多半会立意鲜明有特点,既有规矩方圆,又能够令人舒服安逸,甚至是引人思考。
无论什么风格的茶空间,它说到底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要与人方便,尽量不要太过的装饰性,过度装修,是茶空间最容易出的问题,再好的观赏性它也不如参与性,总归还是应该强调和营造,自然自由自在的氛围。
我们现在的有些空间已经做的过分了,雅致得让人不亲近,静寂的都无法开怀适饮了,这样的茶空间,令人拘禁和不方便,所以无论是装修得多么豪华精美,都是有问题的。
茶空间最应该强调的,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人,每一天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是什么样的一个气氛。毕竟他是为了承纳这些而存在的,他们才是茶空间的灵魂和神韵所在。
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