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有的地方称为茶楼,有的则称茶亭,古今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屋、茶园等名称。不仅是个饮茶场所,也是一个公共交际场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百姓休闲消遣之地,更像一个袖珍的小社会,代表着我国传统的文化特色。而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
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茶叶贸易的扩大,为茶馆的普及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饮茶普及提供的条件。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当是茶馆的雏形。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
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而且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明清之时,品茗之风盛行,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使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作为一种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的大众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战争,贫困和一些非常时期,茶馆也就一度衰微。到了进二三十年,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茶馆作为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悄然恢复。现在,茶馆已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选择之一。
如果生活让我们含辛如苦。那么,茶馆,它让我们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抚平所有的忧伤。在一碗盖碗茶的茶香里,我们能从最平淡最坚硬的日子里挖掘出幸福和柔软。
等到有一天,你将风景看透,就来我的茶馆。纵然那时,老去年华,这里永远有一盏茶,为你预留。
喝茶不是一种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会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此文章为御品茶庄「高级茶艺师-思佳」整理发布,转载请说明,特此声明!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茶叶保存、冲泡、选购等需要咨询,欢迎私信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