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在许多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表现并不会一直都比没有获得专业内其他成员高度认可的那些人卓越,或者有时候并不比那些从来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出色。
饮茶原本就是非常主观的事情。同样一杯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品饮口感,要得出相对客观的品饮结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对于滋味富于变化的普洱茶来说,坊间凡以品饮“专家”自居者,都是“三分靠猜,七分靠蒙”,其真实水准远不及大家想象中的“杰出”。
先来看一个场景:两饼生茶摆在一起,一饼是某知名品牌的老班章,一饼是没有任何标识的裸饼。茶艺师当场开汤对冲,一桌“专家级”茶客饮罢,齐夸老班章好喝,真好喝。只有一人不太自信地嗫嚅道,觉得还是裸饼更好喝一些。
隔天。还是这两款茶,还是同一桌人,主人在未透露任何茶品信息的前提下请大家盲品,结果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多半茶客都认为那款裸饼好喝,老班章的“金贵”口感好像被人遗忘了。
事实上,裸饼的原料来自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三线山头,价格不及某知名品牌老班章的十分之一。不久前,在珠三角某茶店上演的这一幕,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品饮“专家”们的不可靠。
刨去价格与外包装等先入为主的因素,没有多少“好茶”经得起盲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类斗茶大赛中,鲜有市场上炒得最火热的名山茶胜出(暗箱操作除外);而且每次斗茶名次排定后,绝不会再拿参赛样板“复盘”盲品一次……只恐怕“专家”们每品鉴一次,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那样岂不有损自己的“权威”?
“专家”的嘴也是嘴,不可能做到像机器一般精密,冷静,毫无私心杂念。
与普洱茶品鉴最为接近的,莫过于葡萄酒。即使在评级制度最为严格、成熟的葡萄酒领域,所谓品饮专家们的真实水准也开始受到公众质疑。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及,“我们很多人以为,他们(葡萄酒专家)那高度发达的味觉,可以察觉葡萄酒中我们其他人并不觉得明显的微妙差别,但研究表明,他们的能力被极度夸大了。”
2008年《葡萄酒经济杂志》一篇文章指出,葡萄酒专家甚至还会推翻自己之前已经做出的评价。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加州一位酿酒厂老板,从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参加加州博览会的葡萄酒大赛,每次均拿出3个完全相同的葡萄酒样板参赛,结果3个样板评分都不同:某个样板可以拿到金牌,而另一个则仅能拿铜牌,或者干脆排不上名次。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对于这位酒厂老板每次参赛的3个完全相同的葡萄酒样板,“没有任何一位裁判在连续四年里保持了前后一致。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侍酒师、酒评家、酿酒师、葡萄酒顾问和葡萄酒买家。”
这足以证明,“专家”的品饮结论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东西。主观色彩浓郁的感官审评,不可能精确到1+1=2,品饮“专家”未必就比普通人高明多少,他们只不过更懂得运用一些专业术语,将种种主观感受以扯淡的方式表达出来罢了。
安德斯·艾利克森指出,研究表明,在许多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表现并不会一直都比没有获得专业内其他成员高度认可的那些人卓越,或者有时候并不比那些从来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出色。
要测试普洱茶“品饮”专家们的真实水准,完全可以借鉴这位酿酒厂老板的做法。不过最好别试探他们,结果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普通人可以不懂茶,但起码也能分得清“好喝、一般、难喝”。这就够了。
何必听“专家”们胡诌?哪晓得替谁站台。
对于茶,需要独立的思考与态度。饮茶这件事,其实并无权威二字可言。
文:老茶鬼(茶业独立评论员)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