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
大闸蟹,作为苏州人秋季必吃榜Top1,每年上市都会霸屏朋友圈,其醇香饱满的蟹黄、清甜细嫩的蟹肉,令人欲罢不能。
据官方宣布:今年阳澄湖大闸蟹9月22日开捕。苏州人,你准备好吃蟹了吗?
吃蟹,为什么要阳澄湖的?
大闸蟹,又称清水大闸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肉质膏腻。
太湖周边的水域,皆有养殖大闸蟹,但唯独阳澄湖的水质最好,品质最佳。
人们认识和食用阳澄湖大闸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辞海》中记载:“阳澄湖……水产资源丰富,富灌溉、养殖之利,以产河蟹著名。”
唐代时阳澄湖大闸蟹就作为贡品送进京城。《吴郡志·风俗》上记载,吴人喜食蟹,昆山蔚州村(现为巴城镇绰墩山村)产蟹“大而肥美,土人藏之,鬻于市,俗谓之看灯蟹”。
吃大闸蟹,有什么讲究?
苏州有句俗语叫“九雌十雄”,意思是农历九月吃雌蟹,此时是蟹黄最为饱满的时候;十月吃雄蟹,这时蟹膏最好吃,而且肉质细嫩洁白。
苏州人吃蟹还讲究顺序。吃蟹应当从蟹黄、蟹膏、蟹肉,到蟹脚,慢慢地享受美食带来的舌尖刺激。
丰子恺在《吃蟹》一文中回忆父亲吃蟹:“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父亲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
另外,螃蟹属于至寒之物,所以还需要搭配着温热的酒或者茶水。
酒最好是黄酒,苏州人讲“落山黄”,太阳落山时温的黄酒,口感以不烫为佳。以前苏州湿度很大,外面很冷的时候,家家生一个小火炉,喝一杯黄酒,吃一口螃蟹是种享受。喝茶一般喝姜茶,去腥,又驱寒。
大闸蟹,有多少种吃法?
对于老苏州而言,螃蟹最好的做法无疑是清蒸。
洗刷干净上锅一蒸,这个时候切好姜蓉,简单的糖和香醋,是伴蟹最适宜的调料。打开蟹壳,黄满膏肥,舀上半勺蟹醋,是秋日不可错过的美味。
精细些的人家,会在大闸蟹上市的时候拆蟹粉,新鲜的螃蟹蒸熟,拆开以后把蟹黄、蟹膏、蟹肉剔出来,再加上姜蓉和油拌匀,便可以密封保存起来。
蟹粉可以做的菜就很多了,比如淮扬菜里常见的蟹粉豆腐、蟹粉蹄筋、蟹粉小笼、蟹粉狮子头等。
除此之外,苏州还有一种更奢侈的吃法:秃黄油。
秃是苏州方言吴语中“只有”的意思。它只选蟹膏和蟹黄,与猪油混合制成,不掺杂一丝蟹肉在其中。
秃黄油用来拌面或拌饭是一绝,每到秋季大闸蟹上市,苏州的面馆都会竞相推出“秃黄油面”。
大闸蟹,“文吃”or“武吃”?
吃大闸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拘小节,直接上手的“武吃派”,另一类则是颇有讲究,吃得精致的“文吃派”。
文吃螃蟹,首先工具要齐全。锤、剪、铲、针、钳、匙、叉、刮,缺一不可,也就是所谓的“蟹八件”,以前是苏州大户人家闺阁小姐用的。陪嫁时父母都会给女儿一套,讲究的用金、银制作,也有普通材质,是女子必备嫁妆之一。
在工具的辅助下,拆蟹巧手完全可以把蟹完美肢解,取肉后蟹壳还能拼凑回去。
吃蟹是一件雅事,以前是和文人吟诗、赏花、喝酒、作诗连在一起的。
一般是在庭院里,旁边有池塘有假山,花好月圆,丹桂飘香、菊花怒放的时候吃蟹,这时心情是不一样的。
当然,不管怎么吃,为的都是那一口“鲜”!眼看着大闸蟹就快上市,你是不是已经馋了呢?
“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