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饮茶的国家
漫长的岁月赋予了茶深厚的历史积淀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
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打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
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
01、上古时期的喝茶方式——“吃茶”法
话说在上古时期,神农在尝百草时就尝过茶,他发现这一绿色的小叶片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因此,古人最早饮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以此来缓解一天的疲劳。之后用火煮羹饮,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02、唐代陆羽的的喝茶方式——“末茶”法
中唐以前,人们在煮茶的时候,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这被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深深嫌弃,“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沟渠的废水。所以他在《茶经》中,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一直到唐代,饮茶之风盛极大江南北,茶才作为一种独立的饮品,甚至成为一门生活艺术。
因为这时出现了改变茶叶命运的划时代大师——茶圣陆羽。陆羽著有《茶经》三卷,对茶道论述详尽。《茶经》中提倡饮用的茶已不再是粗放的粥茶,而是逐渐向精致的末茶转化。
唐代茶具
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部,从鹾簋中取适量盐中和茶的苦涩
《中华遗产》2016年05期 绘画/司马公公
陆羽提倡饮用以茶饼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为宜,先将水在茶釜中煮至冒小气泡,再投入茶末,用竹荚搅拌,等茶末铺满水面时,便可舀出饮用。
03、宋代的饮茶方式——“点茶”法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积淀下来的成果,在宋代完成了升华,“品香、斗茶、插花、挂画”在宋代称为“四大雅事”,把饮茶真正地变成了一种艺术潮流,宋代的喝茶方式,称为“点茶”。
步骤如下:
宋代的饮茶习惯与现在大不相同,先将茶叶制成“茶饼”储存,待到喝茶时,再将茶饼碾成碎末,经沸水冲泡成茶汤。这种茶饼,被当时人称为“团茶”。
宋人不仅茶饼制作繁复,点茶时也颇多讲究。点茶手法繁复,技术含量颇高,正适合比试,宋人常“斗茶”为乐。斗茶主要考量茶和水的融合程度,搅动茶水转动,先在茶盏上留下痕迹的算输。
04、明代的喝茶方式—— “散茶”法
明代时期,洪武帝提倡节俭,下令禁止制作高级茶饼,由此,散茶彻底取代了末茶的地位。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几种茶类,都是在这个时期制茶工艺改良之后,逐渐出现。
随末茶一并消失的,还有用来制作末茶的一系列复杂茶具,只有装开水的长嘴茶瓶摇身变为茶壶,因此,明代的茶壶是专用泡茶的。这只有在散茶形成主要饮用方式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紫砂的种种优势,使得紫砂壶在明代的茶器中大放异彩。
05、清代的喝茶方式——“盖碗”法
清代的喝茶方式,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并且清代有几位热爱喝茶的皇帝。比如,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清代流行用盖碗冲泡且流传至今,也是与爱茶的乾隆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盖碗既不夺茶香,也不掩盖其缺点,也保留住茶的原味、真味,充分将茶本身的特性给反应出来。而且在品尝中可以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慢斟细啜时领略幽雅闲逸、洒脱自然的情趣。所以,我们如今的泡茶方式,是把茶的生活化、大众化和品饮艺术结合为一体了。
由嚼茶到盖碗,小小饮茶方式的转变折射的正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型。一杯清茶,初品清甘,渐至佳境,这也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愿淡雅隽永的文人意趣能透过尘封的时光,带给忙碌的现代人一份清静,一丝慰藉。
而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上升,我们喝茶也越加生活化,相较茶的养生功效,其他饮品则不具有替代作用,强健身体、抵御疾病、愉悦身心。无论何时,喝茶都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